阿德勒认为,人在童年阶段因为自身力量的弱小,天然会产生自卑感。此后在成长过程中,有的人会摆脱自卑实现自立,而有的人则会一直陷在自卑的情结中。
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师、心理咨询师等,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自卑的人实现自立。
怎样帮助呢?阿德勒认为,“尊重是教育的唯一入口”。一个人只有被充分尊重,才能学会自我接纳,并找到勇气和自信,从而实现自立。
相较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阿德勒的理论对普通人来说更容易理解。他的《自卑与超越》等著作非常畅销,甚至一些研究阿德勒理论的著作,比如《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也很受欢迎。我觉得,《父母话术……》这本书就是亲子版的《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的作者原田绫子是一位研习阿德勒理论的亲子教育专家。她曾做过小学老师,同时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
当老师和做妈妈的经历使她发现:孩子能否摆脱自卑、积极向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影响的,而语言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积极的语言”有助于培养孩子阳光的性格,促使孩子积极向上;“消极的语言”则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丧失勇气。
哪些是“积极的语言”呢?书中有大量的实例,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应该怎么说,写作业不认真应该怎么说,兄弟姐妹之前发生争吵的应该怎么说……按不同场景分类列出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遇到问题可以像翻字典那样,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有位家长评论说:“看了网络上的推荐还有些将信将疑,这种平和的说话方式真的有效吗?毕竟吼他,孩子都不听。结果那天他玩完东西又不收拾,拖拖拉拉的,我一阵怒火就要脱口而出,最后忍住了。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说‘妈妈工作了一天,又要做饭,真的很累。要是宝宝能自己收拾玩具,真是帮了妈妈的大忙’。结果孩子居然自觉收拾好了,还问我工作累不累,知道体贴人了。我赶紧下单买了一本书,看了以后,打开了新的育儿大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扇育儿之门看一看吧。(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