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50429/0c5bccaec3d41016.jpg)
两个月的暑假,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可以好好放松和学习的,对于辅导员来说,同样也是,可以做很多之前因为工作忙而没有继续去做的一些事情。
今天于我来说,也是非常特殊的,一方面是我的《飞哥周记》跌跌撞撞,也终于来到了800期的档口,第二方面是今天中午的飞机,我再一次去云南鹤庆,去接力我做了十一年之久的支教项目。
早晨起来,还是要跑步的,夏天的晨跑基本上都是在5点起床后,趁早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可以大汗淋漓感受一些运动的快乐,很多时候也是边跑步边构思周记的内容。
不然,跑步也是很枯燥的。
也会想起自己写辅导员周记的初衷,就是记录一下职业发展的过程,处理某一学生案例的方式方法,某一特定时刻的复盘反思。
第一篇的内容还是比较幼稚的,现在看来,网文都是要一篇一篇累积的,如何让所思所想从笔尖流出,还是需要多写的。
只有多写,才有机会多思考,多思考,才有可能多凝练和提升。
也会有人说,网文质量不行,不能达到每一篇都是“爆火”的程度,或者说,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记录,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恭喜你,说对了,辅导员周记本来就是某一特定时刻、特定场域的工作思考和分享,肯定是关乎学生成长的某一时刻记录,谈不上什么大大道理。
但是大白话的记录,工作方式的探索,事后复盘的思考,足以让一位辅导员从“懵懂”到“成熟”,到处理一些工作信手拈来。
当然,提升学术价值,是一种目标,也是一段学习成长的过程。
通过每周的辅导员工作记录,我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最在乎的是自己做什么,我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把陪伴学生成长,完善辅导员发展路径作为自己的职业,或者进阶为事业,这是我的选择,很坚定的选择。
所以,今天是《飞哥周记》第800期,就是希望自己尽可能一直写下去,先定一个小目标,突破900,很多时候还是量变会带来质变。
一切改变都会发生,都会水到渠成。
中午的飞机去云南,这是我第十一次去云南大理鹤庆辛屯了。
一个也是陪伴我青春成长的旅程,还记得2014年暑假的48小时的火车,穿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山,没有见过世面的我一次次惊呼,那从团团云朵中撕裂开的湛蓝,那触手可及的绿色,那峰回路转的山路,一次次冲击我的心。
那个让我熟悉得像家一样的西南民族村小,让我每一次踏上辛屯的土地,来到新登村,就有了回家的感受。
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这个支教项目,今年是第十一个年头,也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始,学生志愿者都在变,可我还在。
参加过支教活动的白族娃娃们也在长大,考取重庆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不在少数,大学毕业的有之,当兵入伍的有之,创业成功的有之,回乡就业的有之,看到他们的成长,职业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支教活动的意义也就在此吧。
可能,这些白族娃娃不一定时刻牵挂我们,但是肯定会记得,在他们少年童年时,曾经有来自5000里外的大学生们陪伴他们过暑假,过火把节,成为他们看世界的望远镜。
新登小学的校门已经换了几次,操场也由当年的水洼地变成了水泥操场,德高望重的赵校长也把接力棒传递给了年富力强的张校长,木楼校舍也变成了高大漂亮的楼房。
白族娃娃成长了,我们的大学们也成长了,我也获得了更多的力量,保持热爱地生活,把这项工作变成了暑假的必修课。
也吸引了很多校内校外的老师、家长、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自费前来研学,共同在社会实践的平台上感受助人的力量。
我想,这是一件关于爱和希望的事情,也是一份很多意义的工作。
我也愿意在新的十年,坚持每年都组织参加,把这项工作投入地继续下去。
那远山呼唤我,是爱的力量,是川流不息的接续,是节节向上的坚守。
第800期,新的一段旅程的开始。
持续稳定的情绪,可控的生活节奏,理性的生活观念,而不是别人认不认可,分得清什么最重要。
把自己打碎,让改变发生,不破不立,重塑自己。
第800期,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