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中曾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如今时代浪潮席卷而来,日子像是循环往复的倒带,演绎着社会的喧嚣和嘈杂。人们常常在压力下疲惫不堪,生活逐渐被麻木便签化,乏善可陈。而“仪式感”的出现正是带给人们情绪的收放,寄托无处安放的心,是一种满足内心期待的方式。
随着“仪式感”热潮逐渐渗透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仪式感”是“伪精致”的形式主义。在我看来,空有形式而没有蕴藏的内容,则会陷入空核的漩涡。而徒有内容没有形式,则会迷失于外表的流俗。于是乎,适当的“仪式感”便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不是一味追求外表的精致,而是要由表及里,以一种雅致得体的方式呈现出内容的真谛。走进历史的洪流,谛听张可久一言“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一种勘破世情,厌倦风尘之情跃然纸上,何尝不是以闲逸的形式反应内心“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雅。反观当代,文艺书店开始在各大城市崛起,它们凭借着内景独特优美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前来关顾。而很多年轻人来此并不是为了在文化绿洲中畅游书海,相反是将书籍作为摆拍的工具①。
由此可见,青年人为了追求“精致”的形式,忽视了“书籍”本身的蕴藏的文化内涵。只有站在文化“内容”的基础上,顺应的“仪式感”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创新“形式”,让“书籍”焕发生机,给书籍以栖息之地。在品读内心的沉静时,欣赏到外在的舒适。形式就好比是缀满图案的花瓶,如果不自知为奢侈的易碎品,剩下的莫过是满地狼藉的落差感。所以我们才要在用“内容”去丰满“形式”,使其金玉其表,而不败絮其中。
仪式感原本是一件浪漫的事,而招摇过市的伪仪式感却让人身心疲惫②。可如果空有真实的内容,而无形式的修饰,也会使丰满的内容如泛泛之词,索然无味。
内容不是一味完善内心的沉淀,而是要由内而外,以一种沉静内敛的方式折射出形式的内核。倘若读书的环境是在拥挤嘈杂的夜市里,那么读书也便缺了原先的风味。倘若听你声情并茂地朗读的观众是一头头水牛,那么朗读也便失去最初的氛围。“形式”本身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求,也是对“内容”的一种辅助和升华,而剥离“形式”的内容只是裸露在外的空核,缺失了外在的共鸣感。
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典,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阅兵式的“仪式感”,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以此“形式”展现了泱泱中华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人们强烈的共鸣之感,为爱国之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突出其在“形式”背后的内容。内容好比是藏在信笺里的繁花,如果信笺泛黄陈旧,又有何人愿意去拆封呢,唯有借以“形式”的装饰,使其焕然一新,才可绽放内容本身的光辉。
“仪式感”如同一座郁郁青青的深山,只有以“形式”为剑,“内容”为盾,方可驱逐社会中浮躁的阴霾,避免形式如乱花迷乱人眼,内容如深草遮没马蹄。闯荡出一条山间小蹊,拨云见日,迎接真实普照的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