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意思是说:服从和逢迎差别有多大?行善和作恶差别有多大?
惟命是从就是服从,服从就是遵命,是被动的,无以为的;阿语奉承就是逢迎,逢迎就是俯首,是主动的,有以为的;前者有德,后者无德,所以差别很大。行善是做有利于对方的事,作恶是做有害于对方的事,从对方立场看,影响很大,所以差别也很大。
有德之人惟命是从,为道是从,听天由命,遵纪守法,所以是平凡和朴素的人,是纯粹和真诚的人,通常未必富贵荣华,却是幸福快乐的人。缺德之人阿谀奉承,随心所欲,奉旨听令,攀权附贵,所以是机灵和虚伪的人,是奸猾和狡诈的人,通常虽有高官厚禄,却是苦难艰辛的人。所以惟命和阿谀天壤之别,泾渭分明。惟命是从之人,奉天承运,替天行道;胜则光宗耀祖,败则扼腕唏嘘;阿谀奉承之人,卑躬屈膝,为虎作伥,成也自遗其咎,多数身败名裂。
行善利他是奉献和付出,既是遵道和积德,也是责任和义务,通常有益于群体,社会和国家;最终有利于自己。作恶害人是贪婪和索取,既是纵欲和腐败,也是贪婪和谋私,通常加害于群体,社会和民族,最终伤害自己。所以,行善和作恶大相径庭,水火不容。行善之人可以名留青史,殁身不殆;作恶之人死有余辜,遗臭万年。
和珅靠阿语奉承,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依然身败名裂,死于非命。大禹靠兴修水利,行善积德,丰功伟绩,做到寿比南山,日月同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