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好日子。古民间有重阳节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但传承到现在,主要成了感恩、敬老的节日,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今天课前,给孩子们放了两个关于重阳节的小视频,目的是让孩子们增长一些民族文化知识,学会用真诚、细致的行动去孝敬父母老人。
我们的孩子太需要增长社会生活知识了,这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成长所必需。
感觉现在不少孩子都让堆积如山的课本和作业压呆了,课本作业以外的东西积累得太少太少。语文课堂有必要做这样的补充,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愉悦心情,少一点呆气,多一点灵气。语文小天地,天地大语文,语文能力的提高也需要这样的包罗万象。更何况,习大大为政,拨乱反正,让民族的文化学习和积累成为新时尚,民族文化的知识也自然成了高考的新动向。
下课后买了水果去看望年迈的公公婆婆,祝福他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也顺便完成了自己的锻练目标。
和公公婆婆说说话,聊聊天,感觉老人家气色一下子就好了很多。老人家很开心,但我的心里却渐生悲怜。老人家在一天天衰老,就像一盏用了很久的煤油灯,会渐渐地油尽灯枯。特别看着渐渐气力不够、行动不便的公公爹,这样的悲怜更深一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想当年我成为夏家媳妇的时候,公公婆婆比现在的我还年轻几岁。
那时候的公公婆婆都精致、能干。公公多才多艺,文理科目都捡得起,吹拉弹唱样样行,还是副校长,工作很出色。婆婆在图书管理员,工作认真负责,家务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公公婆婆心地都特善良,家里经常人客不断。有在此读书的婆婆的很多侄儿侄女(婆婆娘家有九姊妹),有公公婆婆两家的众多亲戚。婆婆的饭菜做得又快又好,公公的帮厨也很到位,随便就可以一桌二桌。家里一桌二桌吃饭的时候也很多。
时光飞逝,仿佛变戏法,一下子,公公婆婆都已成了行将就末的耄耋老人!
我父母走得早,特别感恩公公婆婆多年来给予了我亲生父母一样的爱。现在他们老了,我也该好好来孝敬他们。往后余生,我会尽全力让老人家开心,健康,安享晚年。
重阳节在霜降节气,天气日渐寒冷,冬天就要来临,不知道我天国的冬梅爸爸、秋莲妈妈如今过得怎么样。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祝福天国的父母双亲快乐吉祥,福寿绵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