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浓)
2019,夕照街01.
“你大娘去世十一年了!”大爷说着,眼睛里开始浑浊,泪几乎掉下来,眼睛眨了眨硬是将泪忍了回去。
我假装看不到,转过头与老公岔开话题,“大爷,静姐值班啊,晚上回来吧?”“嗯。”
大爷有两个孩子,一女一男。女儿离异,孤身带着一个儿子,儿子离异,孙女被儿媳妇带走。大娘(大爷的妻子)十一年前去世。
今年过年,女儿值班,儿子在外打工,俩孩子在除夕夜一个也没有回家陪老父亲过年。
十二年前,大娘查出患病后,大夫断言只有一个月,大娘坚持了半年,这半年里,大娘将家里的被褥、衣服都全部拆洗了一遍。
老来伴老来伴,遗憾的是,世上之事,总不会那么十全十美。大娘再是心有不舍或不甘,也只能撒手西去了。
康立是大姐的儿子,今年十九岁了,据说,前一阵子实习时候,被实习单位开除了,理由是旷工多次。
“老妈,康立多大了今年?”
“唉,十九啦!”
“在哪里干呢现在?”
“又辞了,又开始上学了,听说不适应上班。”
“还是不自立,这个也怨他妈妈,老是拿个孩子当小孩儿。”
“妈宝男啊!”
“大姐也不管?”
“怎么管?你大姐从小拿这个康立当宝,啥都准备得好好的,就拍孩子受委屈,离婚时啥都不要,就要儿子,康立要是跟着他爸爸,他爸爸至少有个正式工作,或者还能好一些,这女人管儿子溺爱大了也不是好事。”婆婆叹息。
“你又懂?”公公插话了,“静不是怕孩子受委屈?静那个婆婆你又不是不知道,两个人好的时候,她婆婆就不拿康立当回事儿,这离婚了,孩子撇那边儿,静能放心?”
“静带着这么大一儿子,再婚都难了,”婆婆惋惜,“这不,刚刚找了一个,登记了都,最后,就因为康立,说是人家男方没法承担康力的房子,这俩人就又离了。”
“儿子自有儿女福,大姐得为自己想想了,康立都这么大了,也该自己摔打摔打了!”我不由得插了一句嘴。
老公瞪了我一眼,“大姐对康立就是不舍得放手啊,上次给康立找的活儿,干不几天,就让单位给辞退了,说是,旷工好几天了!整天就迷恋个游戏,”
去年还挺好的,我们跟大姐和那个大姐夫一起吃个饭,那大姐夫对大姐还挺体贴,那大姐夫有个小闺妮,比康立小两岁,上高中,文文静静的。”
“就是,人家那小闺妮还上学,她爸爸觉得再负担一个儿子,负担太重,没那么大能耐了。”
“唉,一个女人带个孩子,不都是指望找个人搭伙,有个帮忙的?”
“儿子老是跟没断奶似的,这二婚的父母毕竟不是自己亲爹娘,谁会为了找个老婆还得赔上一套房?有几个有能耐的?按说康立都那么大了,大姐是不是得为自己考虑考虑先,老是不放手,能陪他到老?”
“就是啊,现在说的那种巨婴、妈宝男,从小疼爱得没边儿没沿儿,都多大了,这活儿挣钱少,那活儿太累,还想着啃老,到头来这不是害了他吗?”
婆婆也跟着叹气,“看你大爷那样也怪可怜的,初一去给他拜年,他身上那裤子都是脏的,你静姐也不知道给他买条新的?洗洗干干净净的也都行啊!就这么一个爹,……”
“静姐也是,自己都顾不过来了。”
“大爷自己也该把自己收拾一下啊,年纪又不大。
像我爸,也是一个人,自我妈去世到现在有五六年了,总是担心给我们添麻烦,自己都学会了包饺子包包子,洗衣服,我们回家要帮他收拾一下。
结果回家一看,家里都干干净净的,最后还非得给我们带上几个他自己蒸的馒头。”
“一个人孤单,越想自己孤单就越孤单,只有自己好好的过,把日子过得才越来越有味儿。
年纪太大了,就把他接过来,但现在呢,他就老说宁愿现在在家里自己过,没事还可以跟周围邻居聊聊天,现在就跟着我们,白天我们上班,他总觉得自己在家待着跟坐牢似的。……
儿女孝顺是应该的,但如果剩一个老人,自己的心情也很重要啊!
反而那些不愿意给儿女增加负担的老人,到最后,自己还过得开开心心得蛮幸福的。
因为他们对儿女的爱,让他们觉得首先自己得开心健康,才能让儿女放心。这些都是双向的。”
“你大爷啊,就是你大娘在世时候把他照顾得太好了,他到现在都是缩手缩脚的,不会照顾自己。”
“嗯,康立也是,大姐照顾得太好了,现在放手,估计他也啥都不会干了。”
这种不知道算不算家风呢!溺爱孩子的家风,都说是家门不幸,其实,最终还是父母的言行和教育吧。
“是啊,这样的男孩子,即使大姐给他准备了房子又怎样,连立身安命的本事都没有。何况,这房子,大姐哪里有钱去给他准备呢。”
大娘在世时候,伺候大爷伺候儿女可谓无微不至,到头来,自己撒手西去,大爷不懂得照顾自己,儿女个个不懂得照顾自己的亲爹,也不懂得去经营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家庭的责任感不强,或家庭的凝聚力不强?
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待孩子要狠一些,从小培养她自力更生的能力。
02.
记得之前看过篇文章,一位母亲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只有半年寿命之后,经过前后思量,决定将这个病症对自己上了初中的儿子隐瞒,此后,她开始训练儿子自立的能力。
小到从一日三餐,大到学业,母亲开始放手让儿子自己做主自己去做决定。
不再像之前那样,让儿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儿子需要每天依据闹钟起床、做早饭、上学、放学后买菜做饭、写作业、周末洗衣服……
这期间,儿子不理解,感觉母亲变得心狠了,不再心疼他,从一开始的叛逆倔强不屈服、甚至绝食(想逼母亲就范),到最后不得不去做,因为不做没人给做饭肚子饿啊。
终于可以自力更生,这时候母亲也濒临病危了,儿子此时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母亲在得知绝症之后对待儿子的狠心,也是因为自小对儿子过于疼爱,没有培养孩子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原因。
想到自己的病及儿子的将来,只能狠心咬牙将儿子扔出来摔打也实属无奈之举。
还好,到最后关头,这个母亲也算是明智的,没有被病魔打倒。
如果此时一味的去哭哭啼啼,最后等待儿子的可能就是一个比较悲惨的结局。
或者儿子在母亲离世之后,也会磕磕绊绊的漫漫学会独立生活;或者自此一蹶不振也不一定。
过分的溺爱孩子,不懂得适时放手,最终会害了孩子的一生。毕竟,作为父母的年纪不可能陪伴儿女一生。
即使父母不会为病痛所困,儿女也该有自己去拼搏的人生,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的儿女又如何成长呢?如何会有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呢?
03.
女儿一直吵吵着最近特想吃KFC。
“那是垃圾食品啊。”
“额,就想吃点儿垃圾食品啊老妈。”
好吧,拗不过她,想象偶尔为之应不为过。
到了KFC,看到一对母子,儿子面前一堆吃食,有鸡块、汉堡、鸡米花、可乐、小食拼盘等,母亲面前空荡荡的,儿子吃得不亦乐乎,母亲玩着手机无所事事。
等到儿子吃得差不多了,母亲就问儿子“贝贝吃完了?吃完了妈妈要吃了哈。”
“别动!”儿子赶紧护着自己面前的鸡米花“这个给我留着,我晚上吃。”
“好好,留着留着,妈吃这些。”母亲赶紧让步,将其余的食品拖到面前。
这种场景简直太也司空见惯了。不是这位母亲就是差一份套餐的钱,而是,担心孩子浪费粮食,但教育方式却失之偏颇。
大多数母亲会不舍得孩子吃不饱,总会点上很多吃食,但又担心最后剩余太多,就想着待孩子吃完,自己再划拉一下也就饱了,这样子最后也不会浪费太多。
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无可厚非。
但殊不知,日久天长,这样子培养的儿女们会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先尽他的喜欢,剩下的才能给予父母。
看到这个场景,想到这个结局,我突然想起之前自己与猫猫到KFC似乎也是这样子做的,冷汗从后背上汩汩流了下来……
“猫猫,”我薅了一把在柜台前点餐的女儿的衣领,“老妈有几句话得跟你解释一下,是妈妈之前做得有些不妥。”
然后,就将初衷和过程详细得跟猫猫解释了一遍。
“放心啦,老妈,都知道呀,你不是差一份儿套餐,你是为了最后不浪费嘛!大不了我让您先吃,好吧?”这家伙调皮的笑了笑。
嗯,大多数时候,孩子不孝、孩子没有责任感,都是父母的言行和教育的结果。
所以,再看到有儿女不孝父母的例子,也许,我们也该好好想想在孩子小的时候,其父母当年如何爱他们、教育他们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啊!
如何在白纸一张的孩子的心里涂上决定性的一笔,是父母无法推卸的责任,家风很重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俱往矣,新的一年里,愿所有的父母们一起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