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雨阳村

作者: 野心优雅44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12:45 被阅读0次

    时隔三十六天重返雨阳,上次进村走了三个小时,这次缩短了一个小时。之所以如此,一是老天帮忙,只是微微下了一点细雨;二是少了拍照时间;三是有了上次的磨练,腿脚轻快许多。

    在鸳鸯亭遇到一个去雨阳“挂亲”(扫墓)的女士,同行的周君主动帮她背背篓,行走了大约十五分钟,那女士停下脚步:“我自己背背篓吧,我要赶时间。”只见她重新背上背篓,很快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再次进入雨阳村,开始时感觉没有第一次强烈,但第四次淌过小溪,也就是到了上次止步的地方,精神再次兴奋起来,虽然此时两只鞋已溪水浸泡。

    与大山外的村庄相比,这里的民居不规则地散落在小溪旁或依山而建,不是由一条主路把整个村子串起来。一幢较新的木屋挂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牌子,这里应当是雨阳村的中心位置,由此向前行走,弯弯曲曲,糊里糊涂竟走进一户人家的庭院。

    其实这种不规则中有自己的规律。在湘西山山水水都留下足迹的翟非说:“木瓦房要么沿着向阳斜坡分两边有序排列,要么面朝溪流紧贴山隈而建,要么独立于梯田中央裸露的岩石上,房子几乎不挤占一分上好耕地,不侵占一丝溪沟便利。”

    这组傍山势,顺溪流的质朴建筑群与青山绿水天然融合在一起的画面,甚是感人。

    看似无序的民宅有其分布规律。

    这里建筑风格的另一个特点是,家家户户之间几乎见不到院墙,看来邻里关系融洽,少鸡鸣狗盗之事,彼此间界限也就不那么分明。

    由八个村民小组组成的雨阳村有197户人家,总人口676人,平均每人472平方米耕地(人均7分田)。305个劳动力中,271人外出打工。中共党员22名,60岁以上14人。

    2014至2018年,共有103户脱贫,尚有贫困户53户。按照2020消除贫困的要求,他们应当是今明两年的目标。

    村委会办公室与山外同类机构显得单薄。

    村委会公布的“雨阳村脱贫攻坚路线图”显示,“交通条件落后”致贫占相当比例。移民搬迁在当地有不同的反应,如在鸳鸯桥遇到的那位现已搬迁到王村(芙蓉村)的女士就比较满意。她说在王村一家客栈打工,每月工资两千元,包吃包住,算下来比外出打工合算。上次到雨阳村遇到一男士就表示,搬迁后这里的旧宅会全部拆掉、失去土地。“我已年过五十,学不了什么手艺,找不到工作,在那里(王村)吃什么?不搬,只能靠那几亩地过自给自足的生活,远离公路,什么机会也没有。”

    尚有53户等待脱贫。

    在村中行走,有农民正忙着在稻田插秧,看来很多人今年不会从这里离开,起码也要在得到一季的收成。

    一季收成在习惯于自给自足的雨阳人心中十分重要。

    当地人士表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的小溪乡长期以来处在与世隔绝状态,八百余年的土司统治时期,是一个地方独立封闭的小王国。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来了两个城里“知识青年”,返城探亲后就一去不归。当年村干部去县里开会,一个单程需要翻山越岭走四天。直至1984年凤滩水库蓄水发电,这里才开通到凤滩、王村的水路交通。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攻克永顺县城,可能和当时的国民政府鞭长莫及有直接关系。历时四年,于1953年结束的湘西剿匪虽然大部土匪已被歼灭,但躲藏在小溪深山中的零星土匪直至“文革”时期才彻底清除。

    如果以“交通闭塞、田园风光、民风淳朴、自给自足”作为“桃花源”的标准,包括雨阳村在内的小溪乡当之无愧,就面积而言远远超出陶渊明的“理想国”。

    不过从雨阳村绝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的举动看,“人间仙境”是一回事,更好地生存、发展是另一回事。

    (2019年5月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进雨阳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qs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