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儒家经典《论语》记载曰:“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说的是有一个楚国的狂人名叫接舆,他居然唱着歌从圣人孔子的车子面前走过去。他唱什么呢?唱“掉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啊!你那号称凤的德行在哪儿呢?”孔圣人也有脾气啊,实在听不下去了,忙下车子就想与他理论理论。可这个接舆跟本不想理他,走了,圣人话都没能说上一句,尴尬呀,可又没有什么办法。
据说这个接舆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著名的隐士。平常不食朝廷奉禄,自己“躬耕以食”,显然是非常不满朝廷。可也怪,越是“不想”做官,官越想让他做,于是乎为了能够不去当官,他还剪去头发假装发疯颠狂,被当时的人叫做“楚狂接舆”。可他又不老实,隐就隐吧,可偏偏又喜欢发表各种狂言狂语,以引人注目。还说什么在姑射山上有神仙,不但从来就不吃东西,还会能腾云驾雾,会保佑天下百姓每年都有好收成。就这德行,朝廷能喜欢他?
但天下文人的心都是相通的,尽管胆不一定一样肥。就是都想评论一下君王,探讨一下时政,指点一下江山。都自以为“天生我才”,人间极致,感觉极好。
比如陶渊明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句。
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语。
韩愈:“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现代人柳亚子先生有:“泣麟悲凤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
太多的狂生说着狂言狂语,说白了其实都是不甘寂寞,官不一定非当,但官的“待遇”不能少。自古“隐士”都是掺过水的,根本就耐不住隐姓埋名的寂寞。不然大家怎么会知道他是隐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