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土为宝的陈炉人

作者: 李月芳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13:58 被阅读0次

    奉行“土生万物”“土是人之生母”的中国人,用勤劳和智慧,变土为宝,创造和制作出了惊世绝美的陶瓷产品。而陈炉人就是无数中国人变土为宝的其中代表。

    地处山区的陈炉镇,出门爬坡,沟壑颇多。平整耕地极为稀少,黄土虽不厚,上天却恩赐了陈炉地区丰富的坩土资源。陈炉人的生活正应了“靠山吃山”的古话。从生产方式不发达时期开始,他们在坚守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把坩土的价值充分利用,实现坩土价值使用的最大化、最优化,甚至追求极致,以达到改变生活与命运的目的。

    变土为钱,举步维艰。有坎坷,有风险,经历了起伏多变的烧造过程,陈炉人坚定着陶瓷业的信念。他们起初以生活用品为主,如碗、盘、缸、坛、杯等,再逐渐发展到工艺品,如人像、花瓶、动物造型、摆件等。无论哪种产品,其烧制过程都饱含体力、技艺和才智。取土、挖泥、拉胚、刻花、装窑、素烧、上釉、出窑……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大量的人工时间。其中也包含着陶瓷人的希望与梦想,于是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环节的劳作。周而复始,我们看到的每一件陶瓷制品都是陈炉人的生活写照、人生反映,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陶瓷人的灵与魂。

    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能吃苦的陈炉人守着这一方水土,甘做陶瓷业的生产者守护者。从集体企业到个体工商户均实行计件工资,生产与销售以件为单位。钱一分一厘地挣,也一分一厘地攒。挣不了打钱,小钱不能丢。花钱的时候,还是要计划盘算一番。陈炉人的精明,也是经过长期辛苦和付出后磨练出来的。日积月累,陈炉人终于用汗水和智慧掌握了变土为宝的技艺良方,同时也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灵魂也会挺拔起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陈炉古镇被冠以“瓷都”的美称。善于变土为金的陈炉人紧跟时代步伐。王家、李家、郭家、许家等瓷坊,如雨后春笋般在陶瓷产业园里拔节成长,成为陈炉人变土为宝的典型代表。受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和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的影响,耀州瓷重振旗鼓,名扬海内外。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从陈炉走向四面八方。梅瓶、玉壶春、倒流壶等瓷品非同凡响,因分别展示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倍受推崇。

    辛丑初冬,天朗气清,来到陈炉古镇李家瓷坊。少掌柜李钟楼用厚重的秦音,声情并茂地讲解和介绍着李家陶瓷发展历史和各种产品特性。李家瓷坊是陶瓷世家,有着几百年的创业守业历史。他们设计烧造出的双色釉青瓷曾获中国陶瓷发明奖。特别是第十代传人李竹玲成为中国陶艺设计大师和工艺美术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坚持下,她已完全站入耀州窑烧造技艺传承人行列。

    何为“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何为“薄如纸,声如磬,温如玉,明如镜”,不妨紧随卢兆祥、刘文西、贾平凹等艺术大师们的步痕到陈炉古镇走一走、看一看。再到李家瓷院落座,慢慢品茶。你会收获阳光沐浴下“秦人杯”的赏心悦目。你会在穿越历史、浮想联翩的同时,陶醉在陶瓷世界的神美之中,从而看到千年薪火,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回神时刻,为李竹玲自豪,为陈炉人自豪。

    如今,陈炉古镇面貌焕然一新,陈炉人惜土、爱土的理念仍没有变。只要有些许“土”的地方,都会被种上庄稼、蔬菜,栽上树木花草。罐罐墙上匣钵里的鸡冠花、长寿菊、指甲花从春到秋绚丽多彩。韭菜、辣子、小白菜长在较大小不一的罐罐里,泛着绿光,煞是好看。秋末,在不同角落,小坡还是平处,三两棵玉米、几窝南瓜、数棵土豆,杵着、卧着、爬着,大有致谢感恩之态。看似举手之劳,却是心的搁放。曾经或用来充饥救命,眼前恰是怡情养神。

    抬头仰望窑院路边的高大树木,枝叶繁茂、鼎力擎天,丝毫没有苍老之状。它们的根深扎在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身旁,亲密着每一座民居,与层层叠叠窑院间的罐罐墙、闪着光的瓷片、黑红色木门交相辉映,倾诉着年代的久远和古镇潜在的魅力。为此,造访者甚觉惬意和爱恋,更为陈炉人用一生挚爱这方水土、心留几分情趣而流连忘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土为宝的陈炉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rf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