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架构设计中,“抽象能力”和“扩展能力”是衡量一个产品架构好还的两个维度
抽象能力较好的架构能适应多个行业,支持横向的范围;
在相同产业链,不同客户或者同一类客户所处不同发展阶段,诉求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我们需要对服务客户的产品进行抽象,找到所面对客户共性和差异性,在我们产品中如何去解决个性化与标准化共存的问题;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三件事 :
拆分产品战略
为什么要拆分产品战略 ?产品架构需要体现客户意志,明确客户需要做什么,明确客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那些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战略拆分是想通过产品架构的设计来表达客户最终想要的样子,以及客户是按照什么路径走到他想要的样子,经过的路径当中有那些是我们认为的里程碑。
抽象客户业务本质
客户是谁,他是靠什么赚钱的,他们的玩法是需要什么产品去支撑他们日常的运营和管理,需要通过客户的本质去看客户最终如何把他们业务运转下去
实现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是对自身设计的一种要求,有利于产品表达,产品研发落地,上线运营,乃至最终使用者方便划分职能边界输入输出的依据。
“拆分产品” 战略方法论:
拆什么 ?如何拆 ?
企业的业务战略 -- > 三表法
例如:电商平台2022 年电商平台GMV 需要达到xxx元,这种目标明确,便于衡量,适用“三表法”
企业的管理战略 -- > 场景代入
例如:公司人力招聘从线下转到线上,招聘效率要提升 xx%,绩效管理要提升 xx% ,目标难于衡量,适用“场景代入”
三表法 -- 方法论:
第一步:拆分内容,进行汇聚
目标表 策略表 资源表
要达到什么结果 怎么达到结果 需要什么支持
这些结果有那些小目标组成 分几步,每一步玩法 需要多少
小目标对整体结构的贡献度是多少 每一步阶段成果如何衡量 需要多久
第二部:分类汇总,合并同类项
目标表 策略表 资源表
哪些目标是相似的 哪些策略是相同或相似的 哪些资源是共享
哪些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 哪些策略是有先后顺序 哪些资源是独享
哪些目标是相互依赖或冲突的 哪些策略之间是冲突的 哪些资源是依赖
总结:
相似相同的内容合并总结共性;无法合并的部分,分析其差异性;
根据共性和差异性规划产品模块;
第三部:建模
场景代入 -- 方法论:
场景
正向场景 - 关注流程如何走下去,大家在流程的场景下获得什么资源
逆向场景 - 关注异常情况,当不满足推下去的情况,会有什么条件/特征,可能造成影响是什么,
如何去设计相应的策略;
角色
管理者的关注点 - 透明,清晰,合法合规,自己业绩部门业绩,下属是否OK ,管理力度/风格/制度/流程等等;
操作人的关注点 - 简单,高效,方便 ;
行为
正常行为 - 流程设计者希望使用者去做,加以“引导”
非正常行为 - 流程设计者不希望使用者去做,加以“预防/约束”
总结:把自己代入角色中,例如我是xx管理者/操作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关注什么事。
抽象客户业务本质
从现象到建模 -- > 产品架构需要满足客户商业模型,产品流程设计需要符合行业通用玩法 ;
从模型到业务本身 --> 在模型基础上考虑业务实际场景,产品功能模块需要满足客户的痛点;
实现高内聚低耦合
分层,分域,职能边界,输入输出
分层:
按功能维度划分,可分:
用户层:需考虑点 --> 不同用户群体享受服务存在的差异
业务层:是把所有处理的逻辑和规则集成在这里,对用户层不同场景的不同输出的支持;
数据层:数据沉淀集成在数据层,不同场景下沉淀不同格式数据,提供决策之类服务;
按上下游概念可划分 :
交易平台层,供应链层
分域:
按照业务职能划分, 可分:
ERP域,交易域,流量域
按照业务线划分, 可分:
滴滴租车域,专车域,顺风车域
按照系统关系划分, 可分:
支撑域:相对独立,可闭环,例如库存,商品,会员等,能力聚合,对外输出服务
集成域:对支撑域按照商业场景进行组合,排序,集成,输出该商业场景可闭环解决方案,例如:自营供应链把采购,库存,供应商,商品资源集成在一起做自营供应链;
消费域:对场景的落地的实例,例如客服,公关
总结:
分层分域主要解决 “降低耦合”的问题;
职能边界与输入输出 主要解决“高度内聚”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