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从80后到00后,有一种成年,叫做未陈年…

从80后到00后,有一种成年,叫做未陈年…

作者: 办公室郑副主任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13:51 被阅读0次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也会长大,

然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佚名

一个人属于一个时代,一群人影响一个时代。成年人,作为时代下最大的群体,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时代从不说话,它总是按照社会前行需要,不动声色将一部分人筛选又淘汰,再交给时间去检验;时间又总是沉默,它总把一切鲜活的事物都变为陈旧,再在陈年时光里交给世界答案。

每一个时代下,成年人群体中都有一群“未陈年人”。他们有意思、有意义,有态度、有温度,鲜衣怒马、烈焰繁花。却又在生活中变成“沉默的大多数”,总把最动听的话放在心里,把最动人的故事交给时光,在责任、使命与荣光背后磨砺、抗争和沉淀。总担心被时代抛弃的他们,在时代的棱镜下,聚显出“温暖与不屈”的未陈年之光,为时代映照出更多斑斓色彩,让这个世界,渐渐变得越来越和希望中的一样。

他们不是时代的英雄,他们铸就英雄的时代。

01

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80后的成长与国家转型时期的体制变革、阶层重构、城乡融合、中西文化交锋、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冲击紧密交织在一起。

他们在新旧社会秩序的迭代中出生,在传统家庭学校教育中传承意志、树立理想。自小家国信仰的熏陶让他们红心闪闪、志存高远,他们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全都梦想着长大以后能够成为解放军和科学家。

他们又在新旧社会法则的碰撞中长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吸收新风、消化浊气。城市化浪潮的袭来让他们左顾右盼、心猿意马,他们开始信奉“超哥”、羡慕“超姐”,又或是在“刀光剑影”“意乱情迷”里流连忘返,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中离经叛道。

终于在新旧社会思潮的激荡中成年,他们又被全新的社会格局颠覆信仰、重构价值世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再一次让他们晕头转向、魂不守舍,他们以“网虫”“伊妹儿”的姿态爬满了象牙塔,日以继夜、周而复始,终于蛀穿了梦想和青春。

青春收场,他们的信仰在沧海横流的耳目之欲中摇摇晃晃,他们的精神在电光火石的虚拟快感中恍恍惚惚,他们的希望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苟延残喘……

在大张旗鼓掀起一场“集体怀旧风潮”后,80后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重新审视和接纳自己。然后,他们锁好青春相册,关掉QQ空间,跟李雷和韩梅梅Say一句goodbye,重新起航,向着社会洪流的中心大旋涡挺身迈进!

先在房子、车子中为“奴”,又在票子、日子中荣升“月光族”,再在孩子、位子中登顶“压力山大”,他们在戏谑调侃中摸爬滚打、披荆斩棘,一步一步一步蜕变成为时代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终于在荏苒时光的台阶上找到答案,犹如当年冉冉红旗下的少先队员。

他们没有垮掉。质疑他们的时代之风,早已垮掉。

02

他们被称为“脑残的一代”。

年轻的时候,他们之中最骄傲的葬爱家族成员,用250mm加厚刘海遮住的忧郁眼神,让“非主流”和“杀马特风”成为引领社会流行的弄潮儿;普通的一天,他们在明媚忧伤的QQ空间,用神奇的汉字“火星文”发布骄傲叛逆的成长宣言,硬生生为他们在互联网文化潮流领域打下半壁江山。

如今的90后,已经开始在保温杯里加上枸杞。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进入而立之年,年龄最小的,亦被00后称为上个世纪的“老阿姨”“老大叔”而“惨遭嫌弃”。他们中的很大部分人早已走上工作岗位,甚至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人才支柱。

然而,“90后正在失去”“90后中年危机”却正在成为90后群体们不敢触碰,又不得不面对的心塞话题。就业创业、买房还贷、婚姻家庭、育儿压力、职场关系无疑正在成为他们“早衰”的催化剂。“啃老”“肥宅”“佛系”“四无青年”“空巢青年”等标签词语,更像是原本最拒绝标签化的90后们,为社会对他们“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的道德评价和自己无奈、无力、无序的生活现状找了一个可以顺势下去的台阶。台阶下面,就是他们最不能最不愿接受的程式化生活。

对此,他们旗帜鲜明向世界宣告:我不要!

作为真正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和互联网原住民,90后们自觉扛起自由、民主和创新的时代大旗,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他们有态度、有视野,有创造力,是真正敢于挑战传统话语体系、市场资源配置和新兴信息技术的实干家;他们有知识,有技能,有娱乐精神,徜徉在“佛”与“丧”的自嘲之海中欣欣向荣、光芒万丈。

他们是糖,甜到发光,是时代最可信赖的希望。

03

他们被称为“逆天的一代”。

在这个艰难开局的2020年,最早的一批00后悄悄的迎来了自己的20岁。

我们似乎昨前天还在谈论着他们逆天的作文,逆天的考试答案,逆天的技能,逆天的懂事与早熟……却在今天翻看新闻的不经意间,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有一批00后真的已经长大,真正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然而,生长在“信息爆炸”时代和“快餐生活”模式下的他们,消费与自由的成长环境提前造就了他们“放飞与救赎”的矛盾气质,多元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加速构筑了他们关于“选择与未来”的集体困局。

面对必然袭来的社会洪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社交软件的掩映下,主动将“废柴”“垃圾”“丧系”“无能”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集体自嘲他们面对自我与世界、现在与未来的矛盾与迷茫。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浸润在繁荣富强开放发展时代下的他们,自信、勇敢、热血满腔,有根植血液的爱国主义情怀;新潮、有趣、敢于冒险,有关注小众圈层的视野思维。

“明天还有五秒到达战场”,他们在“二次元”与“三次元”的世界中悠然切换,一边独自蛰伏在重重社会岩层之下,轻轻磨砺和收藏棱角;一边携手并肩迈向人生的游戏场,伺机在下一个一瞬间华丽登场。

他们所谓“全村的希望”,其实是新时代的国家宝藏。

04

一个时代过去,意味着又一个时代到来。有趣的是,时代中的人,总认为自己没有赶上更好的时代,因而羡慕更好的时代。80后羡慕90后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90后羡慕00后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00后羡慕单纯美好的芳华岁月……  全然没有体悟到,四面八方、千山万水、苍生黎民,都来到了一个共同的时代。

时代中的群体,又总喜欢质疑和歪曲那些正在路上的年轻人,为他们贴上醒目的负面标签。像“九斤老太”那样“一代不如一代”感叹,其实不过是成人社会运用话语体系和结构权力,在旧理念、旧知识的影响下对“年少春衫薄”的新生代表现给予的负面定性和负向建构,最后又在媒体的渲染下被过度放大。它的背后,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高速发展变迁的集体恐慌。

“垮掉80后”没有垮掉,“脑残90后”开启了探寻世界的更大脑洞,“逆天00后”可能将在下一个时代事件中迎来逆风翻盘……眼光再往回放远一点,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当初对新生代批评得最激烈的那些方面,最后往往成为新生代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贡献最显著的领域。

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我们的国家距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有责任把祖国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

联合国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将44岁以下的人列为青年。无论哪一种方式计算,中国无疑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的青年群体。面对国内外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如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当代中国青年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与祖国共成长,这是包括80后、90后、00后在内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也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写在最后

主动去审视这个时代,审视群体,审视自己,思考我们与时代的关系,是我们真正值得花一些时间去做,并能获得不小收获的事情。

套用王小波的话: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就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一篇描述“未陈年”的文章——为我自己,也为未陈年的大多数。

如果你也是文中描述的未陈年人,历经一些挫折,体味一些艰辛,也厌恶时代、社会的一些偏见,你一定想要走出来,去撕掉标签,去证明自己。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总想证明自己的人,那些抱怨没赶上好时代的人,和为时代新人贴上标签的人,他们其实都是同一批人。

而他们,其实就是过去或现在的我们……

在阴影里待得久了,看到阳光会觉得格外刺眼。当我们从清晨的房间走出来,轻轻揉揉眼睛,看到阳光洒在路面,看到外面车水马龙,看到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我们知道,疫情正在过去,我们的过去也正在过去,春天正在走来,我们终将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过去让我们发现自己,疫情让我们再次审视自己,那么,等疫情过后,去做更好的自己。

别傻,也别再放任焦虑。仔细回想,从小到大,我们真正担心焦虑的事情,几乎没有一样真正发生过。小概率发生的,也从未对我们造成巨大而不可逆的影响。反而是我们自己,任由我们的焦虑一步一步蚕食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对生活原本饱满的热情。

放松,也放下多余负担。试一试轻装前行,那感觉真的很好。试一试不去不证明什么,如能做到逻辑和精神的自洽,并努力做着一些事情,那便是对得起自己,自然也会对得起家人,更当不会辜负这个时代。

你会发现,原来时代从来未曾抛弃我们。

这是最好的时代

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包容自信,世界气象万千

听见歌声,亦听见歌声外的呼声

看见红尘,亦看见红尘中的灰尘

面对危难,不再是一边倒的责难

选择阳光,也帮助别人点亮心光

去发现,阳光下面的阴影

摇曳、乖张、孤傲、仓皇……

知道这些阴影

其实也是阳光的另一种形状。

去留意,时代标签后面的模样

热血、不屈、温暖、纯良……

知道成年的背后

一颗颗拳拳赤子之心从未陈年。

去品味,品味如酒的生活

是你未陈年的佳酿

曾经开盖是最烈的酒

如今封存是最醇的浆

去珍藏,荏苒时光

去成长,来日方长

说一段陈年往事,品一出新风时韵。我是陈年君,为你讲述身边的故事。有意思、有意义、有态度、有温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未陈年公社”,做“四有新青年”。

扫描二维码,现在加入我们

图|据网络 

文丨陈年君

知道你会来,所以一直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80后到00后,有一种成年,叫做未陈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up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