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晴
母亲住院的地方距离袁林这个景点很近。袁林,又叫“袁公林”,就是袁世凯的墓园。以前陪母亲看病,好多次路过这里,也只是在门外看看,并没有特别想进去参观的意愿。因为比之于被雕饰而成的人文景观,我更愿意亲近散发着原始芬芳的自然风景。
然而,这次母亲住院,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昨天去内镜中心给母亲预约肠镜的检查,竟然已经排到周三的下午了。这就意味着今天我和母亲是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我虽有心带她多出去走走,然而病重后的母亲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何况要拖着200多斤的体重走远路,实在是有些艰难了。
思来想去,昨天晚上就和母亲商定今天就来医院附近的袁林景点了。袁林的门票是35元一张。我所住的旅舍代购团体票,40元一张家庭票,最多三个人共用。于是今天早上,我和母亲便早早地走到了袁林。
据了解,袁林是河南省仅存的一座近代大型帝王陵墓建筑群。其照壁、牌楼、碑亭、青石小桥、东西配殿以神道为中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既承袭我国传统建筑规制,又吸取了西洋建筑风貌,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陵园建筑特色。
占地9万多平方米的墓园,作为一个景区而言,的确不算是大,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公园;而作为一个陵墓来说,已经算是不小了。对于普通如我们的人而言,我想去世后大多数也不过是一个土馒头或者公墓里一方小小的石碑,不至于有这样宽敞的风水宝地。然而,这绝不是一件值得遗憾的事情,因为生命的价值与愉悦永远重于身后的故事。
1952年,前来视察的毛泽东主席作出指示:要把袁林保护起来,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后人。我想这也是袁林在经历过许多个动荡的日月后,仍然能基本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就在今天,在景区门口高大的牌坊上,在矗立的石柱上,仍能看见当年的革命标语。只是历经风雨的洗礼,字迹早已模糊,除了个别的几个,几乎都不能辨识了。
墓园里多有高大的绿植,颇为清凉,加上游客鲜少,又有开阔之感。印象最深的是几株粗壮的核桃树,一看树干就知道是有些年龄了。核桃的个头儿已经很大了,包裹着一层带着白色小点点的绿皮,掩映在大而阔的树叶之下。听妈妈说七八月份,核桃就完全成熟了,青色的皮子就像开了花一样地炸开。
东西配殿已经成为今天的展厅,陈列了一些民国时期的军事、生活用品及后人对袁世凯的研究成果。经过一个造型精美的风磨铜鼎炉,就到了当年祭祀袁世凯的地方——景仁堂。在这个七间高堂里,主要的除了袁世凯的半身像外,还有从“出身名门,科场失意”到“帝国梦断,归葬洹上”的介绍,共八个单元,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袁世凯一生的经历。
对于袁世凯,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历史课本上所讲述的,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和“复辟帝制”这两件并不光耀后世的事迹。然而人性与政治向来复杂,对于风云人物的客观评价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或者说都会困囿于时代的语境之中。
然而,无论如何,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后恢复帝制,都是违背民意,逆时代潮流而行的选择。被迫取消帝制后的袁世凯不久后就因为尿毒症加重,在57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庭,自此土崩瓦解。
袁世凯一生娶有一妻九妾,17个儿子、15个女儿,共32个孩子。虽然之前对袁世凯妻儿众多早有耳闻,这几个确定的数字印在介绍里,我仍是感到震惊。在袁世凯的众多子女中,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大儿子袁克定和二儿子袁克文。
在对待袁世凯意欲称帝的这个问题上,兄弟俩的反应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不知道是深受德国帝制的影响,还是一心成为“皇太子”,总之袁克定极力怂恿父亲称帝,甚至不惜伪造报纸,给袁世凯营造民众拥护帝制的假象。
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很少参与政治活动,而在艺术上造诣颇深,长于诗文,工于书法,能演唱昆曲。当然,在女人与鸦片这两个问题上,也是深陷其中。在墙壁的展板上看到一首袁克文的《感怀》诗:
乍著微棉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塞雁掩孤月,西去骄风动几城。
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吹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最后两句可谓点睛之笔,表达了劝父不要称帝的主旨。迫切称帝的袁世凯在看到这首诗后,自然是颇为震怒,袁克文也因此被软禁而失去了父亲的器重。
看过牌坊,看过各个展厅,看过墓台大铁门,看过青白石五供桌,看过墓塚……这个不大的景区,我和母亲都转完了,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大约是因为已经在人满为患的医院里待了好几天,忽而有这样清凉而人少的去处,我和母亲都想在墓园多待一会儿。
我跟母亲说,要是我们带点儿吃的进来就好了。没想到母亲说她包里带了一个甜瓜。说话间,我们已经坐在了石凳上休息,母亲拿出水果刀和青皮甜瓜。在找水管清洗的路上,我有过一瞬间的踌躇,想着在这里吃东西会不会是一种对死者的不敬。然而,这种踌躇也真的只是一瞬间而已。我和母亲仍是刮了皮,啃着瓜,闲聊着家常,也闲聊着身后事。
无论是留名青史的真英雄,还是不为后世所知的平凡人,我们都无从改变向死而生的终极宿命,但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追逐生命的多元体验和内心真正的愉悦感。与其在繁盛与衰落的更替中伤感不已,不如在来之不易的欣喜相逢中,将历史沧桑连同自己的故事,都付与笑谈之中。
2018年5月29日
写于洹水之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