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别再刺激我了,我的这些行为真的与品行无关

别再刺激我了,我的这些行为真的与品行无关

作者: 晓方51 | 来源:发表于2017-10-03 18:35 被阅读56次

    公园里,一群小朋友在跷跷板旁边排队,渴望地看着坐在跷跷板上来回摇晃的两个小朋友,期待着赶快轮到自己。

    终于跷跷板上的两个小朋友下来了,脚跟还没站稳,忽然那个站在队尾的7、8岁的小女孩,“噌”的一下跑出来,以北风刮过的速度跳上了跷跷板。

    这时候冲出来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的女孩的妈妈,一把抓住她,拽了下来,嘴里还不住地嘟囔着:“你这孩子,也不顾个先来后到,总是那么自私”。

    被拽到一旁的小女孩,没有哭闹,一个人孤独地坐在了角落里。我心疼地看着小女孩,麻木的表情下,仿佛映射出她已经被妈妈这样训斥过很多次。

    孩子们喜欢争抢、渴望触及美好事物的心态都有,她只是比别的孩子表现的更强烈了一些,却被冠以“自私”的品行,好可怜!

    一直站在我旁边,也观看了事情始末的好友嘉文突然说:“我曾经就是那个无助的小女孩。”

    2

    这么多年过去了,嘉文再次提及往事,还有一种伤口被无情撕开的痛。

    一个夏日的中午,上小学的嘉文放学后,顶着大太阳蹬自行车到家,嗓子就像着了火,她扔下自行车就冲进了屋里找水,却被父亲的一声怒喝吓了一跳。

    “没看见你张伯伯吗?”嘉文这才发现了张伯伯,匆匆打招呼之后,又抓起茶壶倒水。

    “你怎么上来就给自己倒水?眼里没有客人!”父亲不满的声音比刚才又提高了几个分贝。他一脸尴尬的表情,仿佛嘉文的所作所为让他在朋友面前丢尽了颜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然后无奈地转向朋友:“我这个孩子,太没有礼貌。”

    张伯伯陪着笑,但是转过去的脸上,嘉文读出了一丝鄙视的神情,最后的结果是嘉文像只老鼠一样灰溜溜的离开。

    大人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生气、失望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家长与其心急火燎地因为自己孩子行为不太妥帖就给他们贴上品行不好的标签,不如走进孩子的世界,解读一下他们的内心。给孩子一段时间,不强求他马上面面俱到让他慢慢学会规则和礼仪。

    家里这种不愉快的时候太多了,嘉文吃东西的时候,没有先让父母吃,或者她太喜欢一种食物,大快朵颐地全部吃光之后,总是父母摇着头的感叹:“你这不孝顺的孩子,就是个白眼狼,到老了我们也不会指望你。”当嘉文和小朋友抢玩具时,也会收到父母说她是“自私孩子”的回应…….

    嘉文形容当年的自己被父母贴上诸多标签,这每一个标签都鲜活地表现出她是个品质不好的孩子。嘉文就这样档也挡不住的自卑了。

    在学校里,她不敢举手发言,集体活动的时候,她总是偷偷地躲开,她害怕被老师发现甚至关注,担心如果自己做的不好,等待她的还是大人们给她的定位:品行不好。

    嘉文变成了最孤独的人,她认为自己的父母都不认可她的品行,她也开始怀疑自己,她不敢奢望拥有朋友。

    就这样,她一直是班上的小透明。

    她也有几次自己做错事挨父母打的回忆,但是那些落到身上的疼痛远不及这些批判她品行不好的话语来的犀利。

    我很难想象现在在我面前行为得体、顾全大局、到哪儿都第一个惦记自己父母的女子,童年在父母眼里是如此的不堪。

    嘉文一笑:我理解他们当年是为了我好,但是他们在做家长教育孩子方面确实“用力过猛”了。如今这么美好的我,也足可以证明他们把我儿时偶尔不当的行为和品行联系,实在牵强。

    小孩子的感情是自发而真挚的,当他喜欢某物的时候就会毫无掩饰。他只是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而不像成年人那样会掩饰而已。所以,这真的不是品行问题。

    3

    作家周国平小时候曾经出于嫉妒弄死了姐姐的金鱼,而且他还偷过别人的发条青蛙和书。

    他说不认为这些“罪行”具有道德含义。如果一个孩子足够天真,他做坏事的心情是很单纯的,兴奋点无可救药低聚焦在那件事上,心情当然紧张,但是没有罪恶感。

    很庆幸他的偶尔不轨未被发现,否则几乎必然会遭到某种打击和屈辱,给自己的生长造成阴影。

    绝对不要在言辞里暗示孩子的品行不端。偷窃是不良行为,但孩子本身是可爱的。千万不要用“做贼”、“撒谎”、“骗子”之类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小孩,你绝对不会希望他成为这种人的。当你给孩子贴上某种类型的标签时,他也会逐渐向着这方面发展。

    这就好像一个偶尔犯梦游症的人,本来他的病可以完全自愈,可是如果叫醒他就会发生严重后果。

    很多孩子都曾有过偷窃的行为,他们的偷窃行为通常是为了寻求刺激或是盲目模仿周围的朋友。有的家长承认他们小时候也有过偷窃的举动,三毛在她的《倾城》专辑里收录的《胆小鬼》一文,就是记叙她小时候偷钱的一段往事。

    可见儿时的偶尔为之与“学坏”、“犯罪”无必然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通过学习和引导,会形成判断力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所以这种“病”会不治自愈。

    4

    有位教育专家曾这样说过: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事实上,孩子正是通过不断犯错来得到成长的。如果孩子不犯错误,才真是不正常呢。当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时请不要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更不不能随便把单纯的孩子和品行问题挂钩。

    他毕竟是个孩子。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不一样,所以不给孩子轻易下定义是对他们最大的仁慈。

    成年人的世界里,认为羞辱也是一种动力。他们以为这是一种正面有效的刺激,所以频繁的使用着。你反应得越激烈越难过,他们就以为越有效,越能起到警醒他们的作用。

    这其实就是无能的家长只是立足问题的皮毛,不能探求正确解决问题方法的做法。对于那些不需要家长矫正的错误,大人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对于需要家长帮助的问题,其实春风化雨的指导比用力过猛地指责要见效。

    所以,亲爱的大人们,你们的品行标签太沉重,孩子们承受不起啊!

    成人的世界太复杂了,还是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做几年纯粹的小天使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再刺激我了,我的这些行为真的与品行无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yf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