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二万分之一——观电影《奥本海默》有感

二十二万分之一——观电影《奥本海默》有感

作者: 一二三四五六千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22:44 被阅读0次

“现在我化为死神,变成世界的毁灭者。”

图源网络侵删

上一秒还那么焦虑,那么嘈杂,但在爆炸发生的那一刻,热浪鼓动着烟尘,红色与黑色交织成一朵丑兮兮的蘑菇云,世界顷刻安静下来。

我和银幕上的奥本海默一样,睁大眼睛,死死盯着那团既美丽又不祥的红黑色,不知道为什么,近乎突兀地产生了非常悲伤的感觉。

那一瞬间,心里翻江倒海似的划过很多很多的疑惑——原来原子弹爆炸是这样的吗?那么明亮,瞬时将天空化为白昼。简直错要使人觉得,像是什么象征希望、未来的美好光芒一样。

但很快,就被难以自控的恐惧和悲伤吞没了。

看呐,普罗米修斯取得了火种,世界伴随着第一颗原子弹引爆的成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而达摩克利斯剑也终于高悬于我们的头顶。

没来由的我感觉到一股战栗:

屏幕上历史的车轮按照原有的轨迹缓缓推进,奥本海默被人们簇拥着、欢呼着,像是一位伟大的、跨时代的,能够结束战争的英雄;屏幕外,我却忍不住去思考,在今天,在这个原子弹已成为过去,各种更危险的武器被研发,“核能”已成为一种未来能源,核污水被排入大海的今天,会不会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也有着相似的一群人,正为着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火种”欢呼雀跃呢?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旧时代的22万分之一吗?

3小时的电影,有太多可以捡出来写小作文的地方,但今天的影评,着重聊一聊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点——矛盾。

WHO—Who is Oppenheimer?

其实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这个的名字,或许曾在某个瞬间出现在高中历史课本上被我咬牙切齿地念过又不以为意地丢进记忆的角落。爱迪生、爱因斯坦、罗斯福……Anyway,这些多少有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大概在课本上占据了更多的篇幅吧。

在电影前半部分,我看到了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个人私生活管理略有欠缺的科学家,以至于电影中,当奥本海默被上校找到时,上校对他作出的一系列评价忍不住让银幕外的我频频点头“傲慢自大、勾搭女人、固执己见……”。

但是这很“天才”也很“科学家”。

影视作品似乎总喜欢给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加上那么些小毛病,似乎这样“神”才会是“人”,天才才会更贴近一个“有些缺点”的“普通人”。

奥本海默是个很矛盾的人,他风流多情、私生活混乱,放在现在都不用什么委员会,一个小小的社交软件就能让他无房可塌,地砖都给你掀起来喽,可在那个时代,因为才华横溢,因为量子力学,人们总是首先看到“噢,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

他一个真正的天才,也是一个有一堆缺点的科学家。

WHY?

我想要拯救世界。

好的,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我要毁灭世界。

“我想我们确实毁灭了世界。”

为什么二战会结束?因为美国在日本投了两颗原子弹。

为什么会有两颗原子弹?因为奥本海默发明了原子弹。

为什么奥本海默要发明原子弹?因为奥本海默希望能够阻止纳粹的恶行,希望能够换来国际和平与合作。

那么奥本海默实现了他的愿望吗?

死在原子弹下的22万人没有回答,时间没有回答,电影没有回答,究竟是或否,也许只有奥本海默本人才知道了。

想让物理学,想让科学继续向前迈进。希望世界更加美好,和平。这这些最初的想法和愿望在原子弹的研发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叩问着奥本海默的心。

这样的矛盾和纠结贯穿了几乎整部电影。

当科技与武器相结合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也让这位科学家最终感受到了恐惧“我想我们确实毁灭了这个世界”。

HOW?

科技没有过错。

时代在不断的前进,人们利用着手上的资源,不断创造着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技术方法,也许我们都曾有过所谓的美好初心。

但世界的话语权和顶尖的资源,总是集中在最少数人的手里。

作为原子弹的创生父母,奥本海默所希望的是和平与合作;但拥有奥本海默和原子弹技术的美国所希望的却是世界制霸。

很难说究竟哪一方错了,也许他们都是在时代背景下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上校希望凭借原子弹成为将军,奥本海默希望凭借原子弹结束战争,杜鲁门希望凭借原子弹打开武器制造的大门得到世界霸权,政客希望加入美国内阁获取更多的话语权。

原子弹被发明出来了,然后被赋予了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暗示,舞台中央一颗原子弹搁那儿孤零零放着,边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的很。

技术止步于此,但人心永远是个无底洞。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电影中政客的名言即使是放在今天依旧适用——

“这才是政治的游戏规则——愚者才会正大光明,但最终会被反噬,权利只存在于阴影之中。”

影片结尾,爱因斯坦笑着对奥本海默说:“You are the man of the moment.”

你不得不面对成就所引发的后果。

有一天,当他们对你的惩罚足够多时,他们会给你提供鲑鱼和土豆沙拉,发表演讲,给你一枚奖章。

记住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科技无罪,科学无罪,望达摩克利斯剑永远悬而不落,愿我们不会成为某个寂静时刻,那冰冷的二十二万分之一。

(电影中,奥本海默说因原子弹投放而死去的人数大约为22万人。愿逝者安息。)

相关文章

  • 从佛学来看对象语言的逻辑困境

    一个关于奥本海默的故事这么说的: 一天,一个学生无意间闯人了奥本海默的房间,学生向奥本海默询问有关原子界内微小次原...

  • 奥本海默没拿过诺贝尔奖,为什么可以带头研究原子弹?

    翻开诺贝尔奖的历史得奖名单,你不会找到奥本海默的名字,然而当你搜索奥本海默这个名字的时候却发现,他是“曼哈顿...

  •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在《邓稼先》一文中的,其中一个自然段,拿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 奥本海默,喜欢在打断别人讲报告,说用...

  • 12.19

    马尔科姆在《异类》里分析了奥本海默和兰根两个天才的巨大命运差距,他认为奥本海默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更聪明,而是他有另外...

  • 12.21

    马尔科姆在《异类》里分析了奥本海默和兰根两个天才的巨大命运差距,他认为奥本海默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更聪明,而是他有另外...

  • 12.18

    马尔科姆在《异类》里分析了奥本海默和兰根两个天才的巨大命运差距,他认为奥本海默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更聪明,而是他有另外...

  • 12.20

    马尔科姆在《异类》里分析了奥本海默和兰根两个天才的巨大命运差距,他认为奥本海默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更聪明,而是他有另外...

  • 观电影《鲨海》有感

    电影《鲨海》,讲了一对姐妹跟朋友一起出海游玩。 在做下潜时不幸遭遇链接笼子和船的绳子断裂,装有两姐妹的铁笼坠入海底...

  •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他出生富裕的犹太人家。家庭生活方式很正派,如用餐时仍保持传统的欧洲方式,不管大人、小孩都穿正装。男人着西装,女士着...

  • 《隔绝》草率高菡

    《隔绝》 草率高菡 罗伯特·奥本海默 发明中子, 可以打开地狱之门。 当心 他人,便构成你的地狱。 而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二万分之一——观电影《奥本海默》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y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