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他到二十岁时,还终日无节制的四处游荡。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中讲‘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岁,眼睛没有阅读过圣贤经典,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慰藉我的。”叔母说时,泪流不止。皇甫谧深受感动,由此激发,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终于博通典籍,贯达百家之言。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句话的意思一望而知。孔子说,仁德离人很远吗?我想要仁,他就来了!朱熹注解说,仁,是心之德,在内不在外。你自己心里装着,如王阳明言,自己心里有良知,凭着良心去做,那仁自然就来了,哪有去远处找仁德的呢? 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五十九中也说道:“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程颐注解说:“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中庸》里还记了孔子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讲的也是类似的道理,“道”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并不是离我们很远,如果一个人为了追求“道”而离群索居,他追求的那东西肯定不是“道”!这或是人们常道儒家是“入世”的一个佐证,要在自己身边、在与人相处、在世俗实践中追求大道,而不是到别的什么其他地方去参悟、寻找、拜求。
“仁”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更是将“仁”视为学问、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的眼中,他的弟子虽多,但是能够达到“仁”的标准的人一个没有。即便是他最为器重的弟子颜回,也只能勉强达到了这个标准而已。所以人们就会自然而然认为想达到“仁”的要求很难,不然孔子三千弟子怎么会只有一个人勉强达到呢?
“仁”真的那么难吗?难又难在什么地方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毛主席的那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毛主席说雷锋的,始终处于“为人民服务”的状态。用这个观点来类比“仁”,会有异曲同工、触类旁通之妙。是的,人要做一件好事,那太容易了,看到地上的一片废纸,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这就算完成了一件好事了。简单吗?简单!但是,如果每天让你看到废纸就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恐怕任何人都很难轻松说自己能做到,难吗?难!
“仁”是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说深一点,“仁”所强调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利他”的原则主导,并以此来维护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人之初,性本善”,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仁爱”之念,只是在面对现实的利益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被自己的欲望蒙蔽了。如果能够做到克服欲望和私念的驱使,擦去心中的灰尘,让隐匿在心底的“仁爱”之心彰显出来,自然就达到“仁”的状态了。这也类似于佛家讲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但是,“仁”表现在每个点状的事件中,却要求是连续的状态。即如果评价一个人“仁”,那就要求他始终处于“仁”的状态。抛却自身的欲望和私念,时时刻刻都能做到以仁义为先,这样的状态貌似没人可以做到。关键就在于在主观意愿上是否自觉、主动。只要自觉去追求、去实践,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能得到仁。所以华杉老师讲,仁,就在我们心中,扪心自问去做就是;道,就在我们脚下,抬脚就走嘛!但是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甚至是越长大越难做到呢?因为有太多的私心杂念把自己的本性蒙蔽住了。有人说:大人的世界里只有利害,孩子的世界才讲是非。而这个是非很多就关系到“仁”这个本质的“道”。
以此来反思,抛开内心的欲望,按照内心的本性去做人做事,便接近了“道”的要求,有了“仁”的状态。这也就是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王阳明提出一个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修身心法。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圣人不分大小。关键看纯不纯,而不是重不重。比如圣人是金子,尧舜是一万斤,我是五百斤也行。但只要同样是纯金,那圣人也好、尧舜也好,都和我一样,是纯金。这就抛开了世俗的功利之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螺丝钉,也能修炼成为一颗“金疙瘩”。做人,不要总盯着分量,还要关注成色!
另一方面,也是为“仁”的方法,前文说的颜回,作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也只是能够做到“心三月不违仁”而已,至于其他弟子还要略逊一筹,即“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仁”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坚持当中,无论大事小事还是琐碎的事,都按照“仁”的标准去处理。哪怕只在一天内用心处世,让自己的行为完全符合于仁道,也算是达到“仁”的境界了,那也是和圣人一样过了一天。重要的是不要放弃、持之以恒,做得一件是一件,做到一步巩固一步,持续改善,进一步得一步的欢喜。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不要以为以前做了错事甚至坏事,就从此远离了“仁”,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前不好,一旦改邪归正的决心和志向立起来了,变好也只是一瞬间的事,那是因为他的心有了归处。求仁得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简单得很。就如开头说的那个皇甫谧的故事,正所谓“心如舟,欲似海,一念起狂风暴雨,一念灭风平浪静”,都在这起心动念之间。所以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哪怕以前拿的是屠刀,放下了,也可能成佛。道虽不同,修身做人上,义理相通。
为“仁”不难,坚持很“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