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人工智能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听过这个词语,对它有没有新的认识,你都处在这个人工智能的生活里,并且在悄无声息的适应它。例如,你在网上发布了一张图片,不到3秒钟就被删除了,你或许以为是人工后台操作的,但其实是机器识别的。机器除了能够识别图片之外,还能够识别你自己。肯德基、麦当劳、步步高以及各大便利店品牌都推出了“刷脸支付”功能,在机器前刷脸即可完成支付,不需要拿出手机扫码。你的长辈们不会在手机上打字,但他们可以使用微信自带的“语音输入”功能以及输入法内嵌的“语音输入”完成操作,服务商还推出了各种方言版的语音识别,为普通话说不标准的人群服务。在国外旅行,App能够实现“同声传译”的功能,且识别率和翻译准确度都极高。这是技术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我们在享受这种方便的同时,也在承受着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改变”。这也正是本书的内容所在,探讨科技进步的同时,为什么我们对亲密关系却不那么期待?
网上有个段子调侃说,古代车马很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现在高铁太快,一辈子可以爱上很多人。以前恋爱的情侣通过飞鸽传书的形式来传递相思,现在的人们则可以通过各种即时通信软件来交流,从文字到语音再到实时视频,一切都变得更加简单。在简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很多事情大家都在微信上说,而不再出门到线下见面。人们习惯在微信上说“我爱你”,却很难得在现实中“深情告白”。情侣之间睡在一张床上,各玩各的手机,很少有深度的交流。人们在手机上完成购物交易,很少光顾线下商场,和陌生人接触的机会也变得少了。年轻人喜欢在QQ上文字聊天,发表情包,却很少打电话认真的聊一次了。
作者觉得:对机器人产生依附感,看似没有风险,但当人们习惯于无需付出的陪伴时,在与真人相处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难以应对的问题。对人产生依附感同样是有风险的事情,它让我们可能饱受被拒绝的痛苦,但它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深刻地理解对方。机器人的陪伴似乎是一种让人愉快的交易,但它却把我们放逐到一个封闭的世界中。当我们和机器人谈情说爱,与智能手机难舍难分时,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那么,当我们拿起手机时,屏幕对面的到底是人还是与世界连接的电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