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
提到王安石,就肯定要提到王安石变法,在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启用,旋即又罢象,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中山,享年66岁。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在变法推行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从新法次第实施到被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15年。
这首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这年三月神宗去世,旧党得势,新法渐废,王安石心中十分痛苦,在这样满怀忧愤的情况下写成了《读史》。
这首诗直言不讳的表达了王安石的历史观点,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战斗精神。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录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就很难流传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