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成长励志读书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庄严净土分第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作者: 姜汁花叶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07:46 被阅读58次

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燃灯佛,又名定光佛,释迦牟尼之前的佛,他印证释迦牟尼将成为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佛教中说燃灯佛是过去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

须弥山王:须弥山又名弥楼山、妙光山等,佛教认为每一个世界中都有一座须弥山在当中。

大身:文殊菩萨问佛什么是大身,佛回答说:“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大身就是指觉悟了的佛心。

这一段有意思,佛陀也真是费心了,继“道可道,非常道”以后,佛陀又用了很长一段篇章讲述了“名可名,非常名”。为什么佛陀一直在这两个概念里纠缠呢?因为修行之中有两个坑,一个叫无明,一个叫执空。

白居易问宽禅师说:无修无证,何异凡夫。禅师说:凡夫无明,二乘执著。二乘执着,就是执空,离开这个无明,还着空。

前一品曾经说过所有修行的果位都是虚空,如果执着于果位,反而不能得证果位。白居易就问,如果一切都虚空,无所修持,无所得证那又与凡夫俗子何异?禅师说凡夫俗子一切混沌,懵懂一生,叫做无明,修行之人明了一切虚空,即使无修无证,也与凡夫不同。但是修行之人虽然明白一切虚空,但是容易执着于空,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佛教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这一层时处于道可道的境界,宣扬一切可讲之佛法;第二层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这一层时处于一切皆虚空的境界,但是执着于这一层又会落入执空的情况;第三层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一层看似又回到了第一层,但是境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时外山水已经与自身无关,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才是真正的大成境界。

所以庄严佛土只是叫庄严,与佛土无关,就像王富贵只是叫富贵与是否富贵无关一样。

相关文章

  • 金刚经 第十品

    金刚经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 如来又道:瓦力瓦力故...

  • 心灵、生命与《金刚经》 张玉林 先生著作

    庄严净土分第十 六祖(口诀): 清净心生。是为净土。庄严所相。即非庄严。故受之以庄严净土分。 这个庄严净土,说的不...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庄严净土分第十】

    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

  • 《金刚经说什 么》(十、十一)

    《金刚经说什么》D08 21:40-22:38 P189-P206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庄严净...

  • 《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

    【序文】庄严佛土不可取相是此段的主旨。在然灯佛所,虽得无上菩提之果,实则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设此问,要在表明...

  • 《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

    【一】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 庄严净土分第十

    经文: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

  • 解字就是解人生

    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北京 《磐吉解字金刚经之~庄》 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人人都有做主,想不被管制...

  • 《金刚经》讲义|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本文是从杨宁老师开示的《金刚经》讲义视频里整理出。 《金刚经》讲义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原文:佛告须菩提:“于意...

  • 冬日 随笔

    冬日随笔 文;昀朗阁主 是日,天朗气肃。恭抄《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并圈点句读。 《 金刚经》是佛学经典,是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庄严净土分第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el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