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良心活
教书是个良心活,你讲什么钱!
讲钱伤情感,讲感情伤钱。
教师要讲奉献。
教师要甘于清贫。
讲师德,不讲钱德。
……
什么这乱七八糟的。
问学生:有愿意做老师的。
学生大声说:不做。太苦太累太没钱。
这是高一时的问答。
问:今年有报师范的?
答:有几个。有代答。
答:我,我,……声音小点。同学没有像高一时笑他们。
问:理由?
答:爸妈要做的。听说老师比较容易。听说要提待遇。听说稳定。
问:不愿报的?
答:志向在其他。
答:太苦太累太无钱途,也无前途。像老师你,天天在这,也是小老师,……
别说多了,好尴尬。尽管看上去头发白了,未老先衰,蛮有智慧似的。自我安慰,有学生因我又报了师范,愿做老师。
这场景,虚拟的反面。
良心活与待遇矛盾吗?
良心活与钱有仇吗?
难道良心活只存在中小学老师的工作中?其他行业不讲良心?工人做工不用良心,粗制滥造?官员不讲良心,做事天天厚黑行吗?农民不讲良心,生产不安全粮食,你敢吃?商人不讲良心,尽搞假冒伪劣,你接受吗?……无行业不要良心,但与待遇,与物质要求有仇有恨,有不协调吗?
讲良心活,用待遇保障,良心活不是可以做出良心加智慧?
讲良心活,有物质要求,良心活不是更有尊严,更光鲜?
讲良心话,有钱途,良心活不是有动力?何况取钱有道,用钱正道,不是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引领?
教育更美好,一定不是教育者挣扎于贫困,窘迫于贫苦,穿着无品质,吃喝不安全,住着贫民窘的。那不仅损害良心,还给未成人不良示范,读书受教育就得到这鸟样的人生,读书无用不能用老师验证。读书有用有大用有尊严有地位有前途而不囿于贫限于浅窘于局狭,老师应是物质精神双丰收。
最近叫好多中小学听上级提示进行工资改革,加工作量,不加工资量,把工资从张三口袋掏出装李四口袋,或是减某些人加另外些人,这种改革不仅制造矛盾,也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共同富裕之追求。追求发展,追求增益,也是国之所追求。如果只是加工作量加岗位增人手,而不是科学合理厘定中小学教育工作所需人手工作量及相应薪资,只是某些个人想法,加减乘除,搬砖方式,这种改法,只会损伤积极性。
今天听说某重点校,一老师就不给上高三担任班主任,于是矛盾产生。后大家议论一个事,南h的高一高二老师奖励也是高额的,与高三有差距但不大。所以高一高二老师尽力倾心,打基础,厚本领,所以高三时可发力。而某地,全倾斜高三,高一高二胡椒粉,一年一两千,年年高一高二的带,那就无所谓教好了,反正就这点指望,良心也会打折。而高三,年年多拿三四万甚至五六万,那与高一高二一比,是什么差距?不公平损害的是什么?是对教育的热情,对教育的良心。于是有一种现状,只要不低于自己后面的就行。至于原先比前面差一点,比后面的高很多点,现在变成只要比后面多个一点,那就Ok。靠高考奖金,驱动的教育,驱动部分教师的待遇,一定会损害教育,教育今天不出问题,一定会在某个时出问题。
良心活,失去公平,正义,变象,变味,只是某些人增收的,某些人受损的,那一定不是习近平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好教育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