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跟同事讨论择业问题,她一直很苦恼。今年是她当教师第三年了,她一直想跳出这个圈子,却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三年来,我一直都是在教书。如果让我转换一个身份,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给她提建议,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样并且坚持去做,让它成为自己的专长。可是,她又开始烦恼了,因为她觉得自己除了教书,什么都不会,而且,兴趣爱好要发展成为一种专长,谈何容易?然后,我就保持沉默了。在半个多小时的聊天里,不管我说什么,她始终把自己禁锢在了教师这个圈子里,认为自己除了这个,其他的都与她无缘。她一开始就从心里给自己设定了框架,尽管是自己设定的框架,她却未曾想过要去打破它。
02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青年文摘》里的2篇文章,第一篇是《圆里圆外》,讲的是一个小徒弟跟着师父在深山的寺院里修行。他很努力,却总觉得进步很慢,领悟不深。他很疑惑,就跑去问师父。师父拿扫帚在地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然后对小徒弟说:“这是一个圆,我要你站在这里面待十天,还不供你吃喝,而你再也不能从圆中走出来,如果走出来,我就会将你从寺院里赶出去,你会怎么办呢?”小徒弟认真地想了好一阵,最后他拿起师父刚才画圆时的扫帚,一下一下地将师父画好的圆扫掉,直到丝毫看不出圆的痕迹。
还有一篇讲的是清朝的一个普洱茶商人舒遵刚,在择茶工序上,他舍弃了根据茶叶重量计算工钱的做法,改为了根据从茶叶中挑出的杂质的重量来计算工钱(即是挑出的杂质越多,工资就越高)。这无疑是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减少茶叶杂质的一个好方法。也许,更多的时候,人们的惯性思维更多的想着通过各种督促、监工的方法去提醒工作们择茶细心之类的。而在正常思维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时,不妨试一下逆向思维。
03
上面两篇文章都反映了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固定或习惯性的思维约束。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容易被此前的“经验”约束,或者无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了“程序”。结果,解决问题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
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为自己的专长,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你有没有用心去做,有没有坚持去做。现如今,多重职业,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并不少。看看简书上的作者,他们大都不是专职的作家,写作只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可是他们却能娴熟地运用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并且赢得了赞赏。
今年行动派梦想盛典以及李欣频老师的梦想蓝图课上,都有提到了“打破框架”这个概念。框架,因为外在环境或内在的因素影响,不知不觉中渗透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里,如果没有细细琢磨,很难辨认出来。而固执于框架,容易被条条框框限制,处事易陷入死板,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生活也就变得单调和无趣。
04
打破框架,不要给自己设圆。圆,其实是不稳固的形状,当圆不可抹去的时候,试着将圆转换成其他形状,如三角形、长方形等,遇到难题的时候,试着换个角度,换种思维,也许就豁然开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给自己设圆,设定了框架,却未曾想过有所突破,未曾付诸行动,那还能怪谁呢?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没有既定的版本,所以不要给自己设圆。试着用你自己的行动去演绎精彩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