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让公共舆论愤怒的,便是南通城管的剽悍:像拎小鸡一样,把瘦弱的老人一把摔出丈外。爆雷后,这名协管员被行拘。他家人比他懂怜悯,向老人道歉,送去医疗费。好在老人没大碍。
不必纠缠人性。能想到,如果他没套着制服,即便与老人有过节,也不敢公然施暴。制服是权力符号,他才胆肥。他的同道中人,重庆的陈姓警察,也这样,全副武装闯私宅,拷走投诉他的市民,还用辣椒水、警棍招呼人家父母。好在当地检察院与法院,并不纵容他的过度执法。
这样的恣意妄为,背后有认知的错位。他们身着制服,又装备着器械与车辆等,标识着执法者的身份。换个说法,是法律的人格化。划重点了,执法者决不等于法律。执法必须依法。有法不依,执法者就违法在先,那执法必严,只会南辕北辙。
认知错位,便黑白混淆,又损人不利己。黑龙江某学院的几位学生会干部,还涉世未深,却很拿豆包当干粮,嘚瑟了一把官威。曝光后,被众人玩坏。再如恒大,真把房地产认作高端的实体经济。形势一变,恒而不久,大而不强,若要崩盘,连告别一声都来不及。
据悉,被摔老人一家,已原谅城管。不知,他们是宽恕,还是息事宁人?如果是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却在自甘卑微,又有无奈。而摔人者,是最基层的协管员,相对的,也在社会底层。伤害他们,或他们互相伤害,最受伤的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在社会底层也熠熠生辉,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否则,不过是国王的新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