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 人的一生会面临两个重大的问题:一是走得太早,二是活的太久。走的太早多半会遭逢医疗保健方面的挑战;活的太久,则要面对退休养老的准备。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仅2000-2010年10年间,便从71.4岁增长至74.8岁,增加了3.4岁。也就是说,国人的平均寿命每3年递增1岁。另外,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若以一位40岁的女性为例,并依照每3年增加1岁的趋势计算,那么她很可能可以活到94岁(推算过程如下图)。如果她选择在60岁退休,则退休生活将长达34年。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我认为,究竟是“老”还是“宝”,还要看你老后存款有多少?人绝对不会因为年纪大了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宝”,老后仍有钱,能生活自理才是“宝”。而老了却没钱,生活的一切需要别人给予,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草”,处处受制于人,没有尊严可言。因此,在漫长的退休生活中,如何让自己度过一个美好而有尊严的晚年,是我们人生下半场最重要的话题。所有已被规划的退休生活是“蓝图”,没被规划的是“拼图”。以下是提前规划晚年生活可参考的3个重要做法。
一、退休金是“快乐金”而不是医疗费
人生积累到老后的财富,应是让自己过上美好退休生活的“快乐金”,而非用于应对老后疾病问题的医疗费。但前提是要准备一笔医疗照护费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一生中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是需要被看护的。毫无疑问,老后一旦出现医疗照护问题,这笔巨额费用将严重“侵蚀”个人的退休金。我们以每个月一万元的照护费用,8-9年的照护期间来计算,那么总共需花费上百万元照护费用。这样巨额的费用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势必会动用原本用于实现美好退休生活的资金,使退休生活受到影响。因此,老年医疗照护费必须提早准备。
我认为,通过保险提前准备该笔费用是最好的方式。每年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预算缴纳一笔保费,便能拥有完整的医疗照护保障。一旦发生照护风险,保险公司便会支付一笔理赔金,如此将晚年生活的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不但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照护,也不会“侵占”退休后的“快乐金”。
二、安全第一,以始为终
退休规划与一般的投资理财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必须是确定的、未来可以实现的,因为“老去”这件事情不可逆,所以退休规划必须确保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创造持续的、稳定的“收入”,并保证“收入”安全。通常,退休前的10年时间是人生财富积累的高峰期,若在这个时期投资失败,积累了一辈子的财富很有可能大幅缩水,甚至一朝归零。退休规划是一件“不输才会赢”的事,必须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思考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帮助自己积累更多退休金。
此外,我们必须明确,退休规划追求的是目标的实现,而非报酬率。因为高报酬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旦投资失败,之前积累的退休金可能一朝归零,因此安全第一、以始为终是退休规划的最高准则。而以保险为核心的退休规划则是安全第一、以始为终的最高体现。
若将退休规划比喻成一场足球赛,前锋就是积极性投资,中场就是普通理财,而守门员便是保险。在一场赛事中,只要守门员把防守的工作做好,那么这场球赛基本不会输。也因此,足球场上有这么一句名言:“一个好的守门员胜过半支足球队。”人生退休规划也是一样的道理,保险就像是退休规划的“守门员”,因此退休规划必须以保险为核心。
三、及早准备、永续规划
以每年投入6万元为例,假设年利率为5%,若从45岁开始准备退休金,60岁退休时,所积累的退休金是1294714元;而在相同条件下,如果我们提早到30岁时开始准备,则60岁退休时,已经准备好的退休金高达3966331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准备退休金的时间仅比原来多一倍(即多15年),但所积累的退休金却是原来的3倍。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想在60岁时准备好500万元退休金,在年利率5%的情况下,从45岁开始准备,则每年需要的资金为231711元,如果能提前到30岁开始准备,则仅需75257元,为前者的三分之一的本金。退休规划与爬山一样,年纪大了才开始规划,就像是在爬一座很陡的山,要登上山顶非常辛苦;如果年轻时及早准备,这座山的坡度就会比较平缓,更容易攀登峰顶。所以早准备早轻松,晚准备晚轻松,不准备就永远不会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