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日

作者: 张烧卖 | 来源:发表于2019-11-12 11:20 被阅读0次

    走过北京的春夏,来到北京的秋。每一次来北京都有不同的感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第一次是“热情”。脑海里回荡的是字正腔圆的儿化音和天坛公园里老人们踢毽唱歌的精神劲儿;第二次来是“政权”。那时恰逢有重大会议召开,骑行一路红旗飘扬,处处警备森严,那是皇城独一无二的威严与秩序;第三次却是“萧条”。不知是深秋落叶纷纷的萧瑟景象还是这与多年前毫无变化的街景,又或者是翻了两倍的酒店价格让我感觉一切都是灰蒙蒙的。

    北京是我所热爱的城市,刚毕业时曾一度想定居于此。然而北京却不是一座旅行起来非常轻松的城市。拥挤的交通、厚重的雾霾、高密度的人群、不够人性化的交通设施……都在为旅行增加负担。

    北京地铁站的风格总是让我联想到朝鲜。不知是否古城都有修旧如旧的规定,地铁站内很难感觉到这座城市的现代化,满满前苏联的味道。没有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取而代之的是公益广告、思想道德宣传等海报。站内也没有能让人一下子就找到的直达电梯或是残疾人通道、没有休息座椅、滑坡也非常的陡峭……这让站内众多拖着行李箱的游客感到非常疲惫。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地铁还是公交,公共交通设施内都会配备头顶红色贝雷帽、手别红袖章的乘务管理员。

    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喜欢,不是由它一线城市的地位和发达程度决定的,而是当地的人。我记得有一回打车问司机,北京安全吗,他回答我说,这是首善之都,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了。的确,北京人民的热情和善良也是这座城市吸引我的地方。我还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一路遇到好多陌生人提醒我鞋带散了,这次来也遇到了很多热心的爱管闲事的当地人。

    北京人爱搭讪,时不时地就会有陌生人主动找你聊两句,告诉你车怎么乘,夸夸你手机壳可爱,侃些有的没的。他们有明显的主人翁意识,仿佛昂首挺胸地在为自己引以为傲的家乡尽地主之谊。而上海却大不相同。上海是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包容性极强,但领地意识也极强,他们与外来人之间有着明显的警戒。他们当然愿意帮助你,但不会过于热情;能和你成为好同事、好朋友,但真要一块儿玩起来,还是上海的和上海的玩儿。倒也不是什么排外和存心,仿佛就是一种天性使然。更喜欢在小圈子里抱团取暖,而不太接受集体意识的安排。

    北京和多年前来一样,什么都没有变。四四方方敦实的银行大楼、地铁里衣着朴素的年轻人、随处可见的爱踢毽子老年人……这里的年轻人没有上海的穿着时尚、爱玩,晚上9点多马路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但这里的老年人却会玩得多——下棋、跳皮筋、花式踢毽子、扯响铃……那活泼劲儿令人大开眼界。

    如果说上海是“放”的,那么北京就是“收”的。正如广告中所说,海纳百川、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就城市而言并没有江南城市的秀气,从旅游景点的建筑规模和设计就可以看出来,上海无时不刻不在力争第一。对人才引进的制度也好,对国际先进思想和技术的追随也好,上海仍然具有国内数一数二的包容性。而作为北方城市的北京,却处处彰显着谨小慎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似乎在这里,秩序才是最要紧的,秩序也应该是最要紧的。

    离开给我们二三线城市错觉的老城区,去山里走走。彼时正值枫叶节,万山红遍,层林浸染,大自然美得像幅天然的油画,再厉害的画师在她面前也自叹不如。这份怒放的热烈才让人意识到真的来到了北方。回程途中车穿梭在被银杏树包裹的小道上,阳光透过树叶铺在车前,仿佛进了一条金光隧道。丰盛的美景飞快地向身后略去,往前往后,似乎都看不到尽头,难怪有人说,旅行的途中眼睛是舍不得闭的,哪怕这座城市刚给过我失望的印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秋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mf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