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早上看了被讨厌的勇气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昨天下午到深夜一口气看完了日剧被讨厌的勇气,让我不得不对于生活有了新的思考。晚上半睡半醒的样子居然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变成了日剧女主人公兰子,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就一直在剧情里很忙碌的样子,好像重获新生也像掌控了一切。
单从剧情情节和每次案件来说,我是很喜欢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当然也特别喜欢兰子每次找到突破点时候思考的样子,还有就是结尾她不顾周围人眼光,一个人大快朵颐吃甜点的样子是最让我喜欢的。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也如此一般。我还是佩服兰子她用自己生活方式践行着阿德勒心理学的思考方式。
看完日剧,读完书籍,我好像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书上的观点,让我有一种共振的喜悦。我需要梳理一下书籍和电影的重要点。
关于目的论
佛家一直主张的是因果论,种善因得善果。它是为了强调我们投身为人,应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每个人一支依赖原因论,那么很多时候我们的态度不免变得消极,不想改变,美其名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很多以为顺其自然到最好,这其实给自己寻找的心安理得的借口。依然在接下来的生活按部就班千遍一律的重复每一天,当死去的时候才发现好像从来没有好好活过一样。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心理创伤是原因论的典型,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所以我每次固执的认为自己内心毒素太多,业力所羁绊,认为业障很深,非也!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活着。愤怒都是我们捏造的,有时我们会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每个人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想获得改变的方式不是让别人给予你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自己而是更新自己思考方式。当然,很多人无法改变,从目的论来说,是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被讨厌的勇气是告诉我们,去把心打开,让勇气走进来!哪怕做一个被讨厌的人,你也是很幸福的!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读到这一点又让我想到惠能留下的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烦恼即菩提,而这一切来源于何处?很多时候是我和自己,我和别人,我和社会的关系,而追随我和自己的关系其实也是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如果假设我只在我一个人的宇宙之中生存,我还有烦恼吗?
书中接着说我们的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让我想起中学时代学到的祥林嫂,用自己的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用这一点甚至可以变成武器保护自己。真正的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和理想的自己比较。
最喜欢书上的一句话和兰子说的一句话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这不是我的课题!
接着哲人和青年探讨了关于自由的理解。哲人说自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评价,不害怕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也得不到自由。
追溯人际关系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这让我想到干了42年退休老警察的恐吓案件,一直以来别人以为兰子活在自己的世界自以为是,可是在自己和集体命运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我看见了独来独往的兰子也活在共同体价值下。后来兰子在给面包店婆婆一篮花让我很触动。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指标。
如何让幸福可持续啦?那么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每个当下不纠结,有甘于平凡的勇气,也有改变的决心。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刹那间,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而当我敲完这些字你读完我的碎碎念,都成为了过去。重要的是需要你去感知这一刹那你的念头是什么。
走在探索生命的真相这条路上,我不知道我追求的是什么是有意义,还是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内心深处我确定的是人生意义都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无论是坏人所做的伪善,还是好人一直奉行的善。善恶都不过是我们这个三维世界的概念而已。离开这个三维空间,什么也不是。
这本书和日剧很有意思,以飨读者。碎碎念完毕!
愿我们都内心生长出为自己而活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