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0
今天终于给我导发邮件要推荐信了,有点儿不好意思。毕业这么多年只有听说我导当院长了才给他发过一封祝贺邮件,其他时间就跟查无此人似的。毕竟学术上没什么建树,有些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态。
今天写写我跟我导的故事吧,时间长了都快忘了。
到德国第一年,认识了四个师兄师姐,热心地给我介绍了一遍院里给研究生上课的老师。今天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我几乎上过院里所有老师的课,然而我第一年压根就没有见过后来成为我导师的G教授。
师姐当时给我介绍G教授的时候,用了一个“骚”字,原话。我整个人完全理解不上去。师姐解释说他作为语言学教授,啥语言都会一点,甚至中文还能认识一些汉字。上课的时候就喜欢举一些让人暧昧一笑的例子,连中文网上有趣的语言现象他也会有所涉猎。师姐还说第一年我选不了他的课,因为G教授背起包去东南亚不知道哪个深山老林里去搜集语料了。
哇他这个形象可真的能满足我对语言学家的一切幻想,觉得他研究的东西可真够高大上的。虽然搞学术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潜意识里还是有学科鄙视链。在我看来G教授这种直接针对语言本身展开研究还运用了很多科学手段的研究者那就是站在语言学鄙视链顶端的。所以我暗下决心,等他回来必选他的课。
我师姐光告诉我G教授的事迹了,没跟我提过他的颜值。所以第二年一开始我选上他的课,在课堂上见到他的时候,整个人都短暂地石化了一会儿。第一节课,刚从东南亚深山老林钻回来的G教授络腮胡子长得像个宗教人士,第二节课他就把胡子刮了刮,露出了真面目。用一句过时了的流行语形容就是,有这种颜值还偏要靠才华吃饭。恍惚一下我还以为是汤姆克鲁斯来客串大学教授了。
后来我跟我的一个德国朋友D(以后也可能写写这位哥们儿)谈到G教授,我说你们全体教工就没人觉得他像汤姆克鲁斯么,D看我笑了半天,你不是fall in love with你导师了吧?
当然不可能啦,但不妨碍我对中年老帅哥花痴一下。毕竟G教授婚戒一直戴着,课上还拿我英文名字开过玩笑,因为他有一个当时上大学的女儿就叫Stephanie。我一开始以为他才30来岁,顶多40,没想到女儿都这么大了。白人普遍长得着急,可时间偏偏放他一马。
平心而论我导吧,课讲得比较天马行空,不如另一位语言学教授Di老师讲得清楚有条理。但是你完全可以原谅一位帅成他这样的老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手舞足蹈。语速还快得不行,这时候我就十分羡慕德国人的母语优势,稍微努努力那英语就能说得跟母语人士不相上下。
上过他两三门课之后,我决定选他做我论文一导。其实并不是特别明智的选择,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只能office hour去逮人,写邮件都不怎么回。有一次我面对面问他论文相关的问题,眼睁睁看着他从四百多封未读邮件里搜我名字搜出来我的邮件,现场处理。可能学术牛人都是这样的吧。突然有些担心我的推荐信,希望他能早些看到。
其实G教授是个特别温柔细心的人。大概学语言的总是要关注细节,所以生活里也有关注细处的习惯。
我们学院有“Anfang Party”的惯例,也就是学期初所有老师和学生们欢聚一堂,学院备酒和饮料以及少量食物,在一间大教室嗨一下。说是开学典礼有些过于正式,这个开学趴更像是个亲民的活动。我蛮喜欢这个活动的,虽然熟人不多但也去过两次。
理论上是院长先说两句,然后大家随便聊。有一次我们院长有事主持不了,就让我导来主持。他本来是在用德语致辞,我听个稀里糊涂还挺开心,原来我导说德语是这个味儿。结果拿着酒瓶子站在椅子上乐呵呵讲话的我导远远看到挤在人群里的我,立刻换成了英语,还说对不起没有考虑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全场顺着他眼神刷刷刷转过来看我,还有点儿怪尴尬的。就分外后悔没有好好学德语,那个时候要是用德语说没关系我全听得懂,大概人生中又会多一个高光时刻。
我毕业之后不久,他就轮换当了院长。鼓起勇气用邮件发过去恭喜,没想到他秒回了谢谢。很感动。
回国前我已经确定了工作,还跟我导说以后当了老师要争取邀请他来中国开讲座。他很开心,还从来没来过中国呢。可惜这样的国际局势下我不知道未来还什么时候能有机会邀请他。还是得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Alles gute, Prof. Dr. 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