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王家荘史话》有感(四)

读《王家荘史话》有感(四)

作者: 含羞姑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22:09 被阅读0次

文/含羞草

暖泉王家庄有两大姓氏,一家是王氏,一家是陈氏,虽说陈氏入住王家庄没有王姓久远,但书中多方推理数据显示陈家起点高,后来的发展趋势并不逊色于王家,从代代考取的各种功名中,如举人、贡生等等,充分证明陈氏不只属名门望族,还是持续辉煌的贵族之家。

那么陈氏是怎么在王家庄发展起来的呢?书中各种数据推理得出,最先来到王家庄村的是一位叫陈玉的弱冠小伙(20岁左右),他在暖泉一道川做生意时,选择在暖泉王家庄落脚,可能是奔着王家庄的贡生院、书房院的声望而来的,后来修庙时捐过银,又亲手修建了“法师院”,这一切都明示着陈玉来王家庄前就身价不菲。尤其是他别出心裁的做法,如房子上嵌上自己的名字,更透露出一个年轻人血气方刚的傲骨。这时再买田置地,娶王氏家的小姐为妻,是很自然不过的事了,那个时代耕读传家,可能就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吧。

书中还提到另一陈姓,有句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一笔字写不出两个姓来”,管他是不是一家,时间久了就象王陈两家联姻之后,早已成为血浓于水的一村人了,何况都是陈姓呢。

据说老早以前人们都讲究“都甲”,一个都甲的儿孙不管延续了多少代,都属同一祖宗。“归正都九甲”就是陈家的“都甲”,由此推断出,王家庄的陈氏来自于陈家湾的苇园湾,这是他们世世代代永远割不断的“根”。

书中提到陈寿芝老爷是城内又一枝有名望的陈家势力,说的就是曾经的宁乡县的县太爷。

说到县太爷,那时人们习惯称为陈老爷,让我又想起我妈曾经讲过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说的是我的一位重伯叔堂姐,今年八十有六,她的母亲就是陈老爷大老婆的女儿,出嫁时陪了(旧时的那种柜子)两柜子连手都插不进去的绫罗绸缎,还有两个丫环,可惜的是堂姐的父母早早的过世。我的这位堂姐也上过学堂,当时堂姐夫是县里一家工厂的工人,六二年压缩时回到了暖泉柳树沟的婆家,那时因为号称“中阳的西藏”的暖泉太远太远,堂姐她又轻可也不住娘家,直至改革开放后,她的女儿们想在城里找婆家,我们才知道家族里还有这么一位堂姐姐。

从这些事迹上足可以见证陈家曾辉煌的族史。

要知他们如何传播文化种子,请看续节。

相关文章

  • 强扭的瓜不甜

    强扭的瓜不甜 ——读肖同来先生《王家三代人婚姻史》第17章有感 文/四合道人 ...

  • 《成都史话》目录

    成都史话(一):神秘古蜀 成都史话(二):城名之谜 成都史话(三):蜀王时代 成都史话(四):秦国并蜀 成都史话(...

  • 观石

    荘门屹立一巨石, 双手盘坐似将军。 山荘美名胸前诉, 欢迎游人进荘游。

  •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读《王家卫的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读《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有感 初见 忘了看王家卫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来,但是每看完...

  • 读《中国思想史话》有感

    作为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哲学思想史很是熟悉,却对中国思想史有些陌生(除先秦诸子以外),一直是个憾事,...

  • 2019.07.21

    读《相对论史话》理解引力,空间,时间的关系。

  • 杭州:细雨西湖媚,微风杨柳斜

    细雨西湖媚,微风杨柳斜。 断桥觅仙踪,苏堤读史话。

  • 重构仁义观

    ——读《春秋战国思想史话》有感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最不受待见的。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可没有一个国家采用他的治...

  • 读《书院史话及饮茶史话》

    这种杂史我是喜欢读的,为防戏说、传说之类的不严谨,特意挑了相对严谨的出版社,但是这两本书我只是翻了翻,不想多花时间...

  • 0011:亮荘广广告语解码

    【每天一句话】 0011:人靠衣装,美靠亮荘 广告片文案: 什么样的妆才美呢? 浓妆、淡妆、都不如亮荘 亮荘珍珠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家荘史话》有感(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pf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