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回忆渭南老城墙说,那时候称七里城,城墙上可以跑马车。后来年久失修,土城墙上面长了很多树,一到夏天绿荫处处、鸟鸣蝉叫,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老城墙早已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仅有的两处残存,在千变万化的时代中,用其不变的色彩,依然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历史。
渭南老城墙的故事隋大业九年(613年),在湭河以东,现老城地址,修筑了渭南的新城池,成为现在渭南老城的肇始。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元帅阔廊将渭南城向东开拓二百三十五步(元代一步为五尺,元一尺合0.308米)。明洪武初年,县丞吴云执掌县事,将城池四周开扩到七里,并建造城门四座,东门“拱华”,西门“望秦”,南门“通塬”,北门“临渭”,东西城门上各建城楼一座。嘉靖中期,知县梁沂又增建花门楼。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大地震中,城墙门楼倒塌,有的城门甚至还陷入地下。翌年,知县李希雒重建了渭南城墙,西北维持原址不变,城墙向东阔十丈,向南阔十丈,北自涌泉以东阔四丈,建东、西、北三门,墙高27尺,护城河深15尺。
渭南老城墙的故事隆庆元年(1567年),崔延武初步整修南面城墙和城门,并建造了飞楼。因为地震后当时人力、财力所限,对于城墙修建只是初步恢复,城墙坚固程度不高,又接连遇到多次余震,不到十年,渭南城就出现了多处坍塌。隆庆二年,总督侍郎王崇古、巡抚张祉督修州县城池,就把重修城池任务下达给兵备副使范懋和。范懋和来到渭南,制定了重修城池方案,预算所需工役及工程费用。隆庆三年,在知县梁许的组织下,渭南县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池改建工程。薛腾蛟《重修县城记》这样描述:知县梁君许乃布令鸠工,用田赋,出夫万人,立百夫长百人隶之。
渭南老城墙的故事 渭南老城墙的故事这次重修渭南城墙始于隆庆三年八月,竣工于隆庆五年二月。重修后的渭南城墙高有三丈(约合现今9.81米),城墙基底宽四丈(13.08米),墙顶宽两丈(6.54米),并用砖包砌城垛,护城河宽一丈五尺(4.62米),新增角楼四个,敌台十二个。同时重新整修城门,新易四城门,东门称“望华”、西门称“襟湭”、南门称“抱丰”、北门称“带渭”。城墙周长七里三百二十四步(约合现今3.15公里)。
隆庆三年整修后,曾任山西按察副使的渭南人薛腾蛟称之“雄伟险固,屹然关中之巨防也”。此后数次修补,都是在隆庆重修基础之上。如抱丰楼倒塌,明知县徐吉重加以修补。清顺治知县尚九迁、康熙孙熿、黄培相继补修。雍正三年,朱嘉耀补修东耀补修东西二城,没有修成就离任。雍正七年,岳冠华继续补修,给东西二城门增加瓮城,并给城门口新添置吊桥。所谓的瓮城,就是为了避免城门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便在城门外侧添筑一道城墙,形成一区面积不大的防御性附郭。瓮城者,顾名思义,一旦敌人进入此处,就会遭到四面围攻,犹如瓮中之鳖。但是这些工程都是中小规模补修,隆庆整修才是奠定渭南城池的基础工程。
另一次大的整修是在光绪十一年(1872年),主要缘于太平军西征军对渭南城墙的破坏。同治元年(1862年)年初 ,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奉命西征。他带领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等将领,四月进入陕西境内。二十二日经良田坡,进占县城东南塬头。太平军居高临下,可察看城内虚实。进攻令下,火炮齐发,损毁一半渭南城墙。二十三日,太平军破县城,不久后又撤军离去。光绪六年,知县陶森林集资补修。知县黄传绅修补损毁城墙城垛,并以砖砌护,补修长度一千三百四十丈。其中炮楼、奎星楼和四城门楼,所需款项皆由官绅捐助集资。
光绪二十年,渭南知县樊增祥发见县城东南角为险峻之地,指出其“逼近东原,上原以望,城在釜底,同治年间,发逆破城,以其县踞东原也”。经过上级同意后,他在渭南城东南角塬上筑二座炮台,互为犄角,以护卫渭南县城。
渭南老城墙的故事清朝灭亡后,民国以来就没人专门去维护城墙。一九四九年五月,渭南解放,老城东西两面城墙门楼,因倾斜裂缝影响交通,被先后拆除。此后因为城墙年久失修,危及安全,加上许多居民新建住房,就到老城墙取土等各种原因,城墙逐渐被拆除,所剩寥寥无几。目前老城墙仅有二处残存。其中北门巷中部一处即城址北门处,长7—10米,基宽12米,顶宽10米,残高11米,城墙内辟南北向砖砌拱形城门。券门宽4米,高4米。墙体做法为五顺一丁,收分约1米;林机场后院一处即城墙东南角,宽约8米,高约10米。
关于渭南老城墙,目前有两幅照片。一幅是瑞典人喜仁龙1921年拍摄的老城西门(封面照片),可以看得出,老城墙十分雄伟,砖砌城垛上面呈连续凹凸状,还历历可见。另一幅照片是1927年拍摄的文昌阁图片,题为《渭南县东第一险要屏障文昌阁摄影》,说明词为“文昌阁位于城东一里余,北临渭水,南依五指山麓,其下为渭南东去之主要干道。”
随着时光的流逝,渭南老城墙已被如今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但它历经的沧桑劫难、承载的厚重文化,却不会被掩埋于历史的长河,永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