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
一些厥病的症状及治疗3——读《黄帝内经》灵枢 厥病第二十四3

一些厥病的症状及治疗3——读《黄帝内经》灵枢 厥病第二十四3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4-21 16:12 被阅读0次

一些厥病的症状及治疗3

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心痛,有的不宜针刺治疗,比如内有积聚、瘀血等引起的心痛,不可以针刺腧穴。

肠中有虫瘕jiǎ及蛟蛕huí,皆不可取以小针;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涎出者,是蛟蛕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肠中有寄生虫病,或虫聚成瘕所致的心痛,都不应该用小针治疗。腹部疼痛,发作时有肿块聚起,上下游走不定,时痛时止,腹中发热,易流涎的,这是有蛔虫的征象。治疗时可以将手指并拢用力按住肿物或疼痛处,不让它移动,再用大针刺之,并继续按压,直到它不动时才出针。

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dīng聍níng,耳无闻也;耳聋听不到声音的,可针刺位于耳中的听宫穴;耳鸣,可针刺耳前动脉旁的耳门穴;耳内疼痛,不能用针刺治疗的,即耳中有脓,或者有耳垢壅塞以致听不到声音。

耳聋,取手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一般性的耳聋,可取用手、足的无名指端外侧指甲角与肉相交之处,先取手部关冲穴针刺,再取足部窍阴穴针刺。耳鸣,可取用手中指端指甲上针刺,左耳鸣取右边的穴位,右耳鸣则取左边的穴位,先取手上的中冲穴,再取足部的大敦穴。

髀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合中,以员利针,大针不可刺。大腿抬不起来的,治疗时让病人侧卧,取髀枢中的环跳穴,用员利针刺之,不要使用大针。

病注下血,取曲泉。患大便下血而泄注的,针刺足厥阴肝经的曲泉穴。

风痹淫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luò,烦心头痛,时呕时悗mán,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风痹病,若逐渐加重到不可治愈的程度时,则两足如履坚冰,有时又像浸入热水中,大小腿部都感到酸痛无力,心烦、头痛,经常呕吐、烦闷,或眩晕以后继之汗出,日久两眼发眩,时悲伤时恐惧,呼吸气短,闷闷不乐,凡出现这种症状的,不出三年,人就会死亡。

(原文)

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肠中有虫瘕jiǎ及蛟蛕huí,皆不可取以小针;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涎出者,是蛟蛕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dīng聍níng,耳无闻也;耳聋,取手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髀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合中,以员利针,大针不可刺。病注下血,取曲泉。风痹淫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luò,烦心头痛,时呕时悗mán,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

今天学习了一些厥病的症状及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内经·灵枢第二十四》厥病篇节选

    气逆不顺叫“厥”,病邪袭于经脉,使经气逆乱,犯于头则为厥头痛,犯于胸脘则为厥心痛。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

  • 厥病(2)

    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

  • 厥病(1)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厥...

  • 读《黄帝内经》素问 厥论篇第四十五 4——厥逆的治疗

    (原文) 太阴厥逆,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

  • 厥论篇第四十五 2020-05-28

    天阳不降地阴不升为逆,即厥;厥病探究。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厥,逆。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厥...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二十三:厥病篇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

  • 三十天

    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 按跷之道

    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 ...

  • 《黄帝内经》第三十二天

    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硚。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

  • 读《黄帝内经》素问 厥论篇第四十五 3——六经厥病的病症及治疗

    (原文) 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些厥病的症状及治疗3——读《黄帝内经》灵枢 厥病第二十四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qo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