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玫瑰之城——佩特拉

玫瑰之城——佩特拉

作者: Zyx_life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3:45 被阅读0次

D10  18/08/2019

酒店离佩特拉古城很近,几分钟的路程。在酒店吃完饭,寄存好行李,看着外面的蔚蓝天空没有一丝丝云,就知道太阳的温度有多高。猛吸一口气,迈出酒店,开始今天比较艰难的行程。

早上六点开门,我们九点才到,路上遇到出租车,说是可以带我们去山顶。光哥脑子一闪,这不就是昨天牛姐极力推荐的路线吗?牛姐一再强调,坐车到山顶,再下山往回走,省力气。可是死脑筋的我固执得认为,应该是景区内的车。于是换票进入景区,连着问了好几个人,回答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有驴和马车和骆驼,而且分载的路线不一样,马车适合平地,驴适合爬山。天呀,看着高高的山,我们都有点泄气。能爬上去吗?趁着早上气温尚可,先走一段,不行再使用交通工具,光哥这样建议。

我们通过检票口,进入Bab al-Siq道路上,这是通往西克峡谷的道路,长约一公里。道路两旁的三块巨大岩石(神灵石)并没有进入我们的眼里,因为我们的眼里只有闪着白光的太阳,暴露在太阳光下,担心不已,同时炙热的烧烤打击了我们徒步登山的决心。

随着人流往里走,路边有一个小商店,里面挂满了各色阿拉伯头巾,在这样的天气拥有一条阿拉伯头巾绝对是御热佳品。产生这样的想法来源于月亮谷里许多欧美人都戴着这样一条的头巾。头巾,阿拉伯语叫“卡菲耶”,一般用棉布、薄纱、绸子或真丝纺织,并施以刺绣,我们都以为阿拉伯人的头巾千篇一律,不是白色就是红色方块,其实有很多讲究。阿拉伯人头巾刚问世时,只有白色和米色两种,到现在几乎什么颜色都有。不过,除了苏丹等国家的男子喜欢戴纯白色的头巾外,一般阿拉伯人更青睐杂色的,尤其是白、红、黑、蓝等混合色系。而且在一些国家,颜色还有贵贱之分,比如阿曼,以红、蓝、黄三色为基调的头巾是王室家族专用的,老百姓则只能用白色或素色的。光哥和儿子一人一条头巾,阿拉伯小哥,给他们戴好,和古城越发搭配,继续前行!

古城现遗存的景观有15处,还有许多未发掘的、未明了的、未解的遗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即便快速走完mian trail这条线路,至少需要一整天,其他两条路线,只能放到第二日第三日完成,可惜我们的时间不允许我们使用完三日票,心疼一下门票钱。全程山路崎岖,非常考验体力和脚力,尤其在这样的八月季——高温,烈日,暴晒,干燥~~~哈哈,多重折磨,我只能说我们是真爱。

佩特拉古城大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开凿在赭红色的岩石上,周围悬崖绝壁环绕,其独特之处在于岩石自带珊瑚般的微红色系,尤其在朝阳和晚霞的照射下,整座城市就会变成美丽动人玫瑰色,所以佩特拉又称“玫瑰红城市”。据说玫瑰之城的称为还来源于19世纪的英国诗人J·W·柏根的一首诗中的一句: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

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petrus),很可能《旧约全书》中称的“塞拉”(意思也是岩石)。古城存在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纳巴泰人(Nabataean)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4世纪从阿拉伯半岛的北部迁移过来。他们在这一片峡谷区域修建了佩特拉城,并使其成为古代商贸的重要通道,在公元一世纪前后达到鼎盛,之后被古罗马人占领,后因海上商贸运输的兴起而被遗弃直至湮灭。曾经盛世辉煌的佩特拉城从此消失在文明世界的视线里,而创造这一辉煌的纳巴泰人也似迷一般地消失了。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只有少量阿拉伯游牧民族的贝都因人在此荒漠中生活,直至1812年被一个名叫约翰·路易·布克哈特Jean Louis Burckhardt)的瑞士探险家重新发现了这片非凡的遗址。

进入唯一入口的西克峡谷又被称为叫“蛇道”,山体自然分裂成长为1.2公里的悠长狭窄的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2米,只能一辆马车通过。进入峡谷,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道路覆盖着卵石。常年阳光照射不进来,一片凉爽。随着两边彩色的岩壁蜿蜒向前,真希望后面的路都似这般阴凉。峭壁上的岩石,在风雨长期作用下变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即便这样,灵活可爱的阿拉伯小孩子,可以徒手沿着光滑的山壁攀爬自如,且无任何安全措施,然后蹲在一个凹槽处,一排几个孩子,就好像自家的公园,看的我们惊讶和担心不已。

抬头顺着高达八十多米峭壁仰望苍穹,蓝天一线,壮观而又美丽。两侧岩壁上凿有洞窟和崖墓的同时,还开凿出多条随峡谷蜿蜒曲折的沟槽,水渠看上去不是很高,大约一米多!地下或半地下涵洞与之共同组成整个城市的供水网,这些千年水渠在雨季还发挥着作用,绝对不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峡谷通道尽头,豁然开朗,一个依山凿出的广场和一大洞窟:卡兹尼神殿Al-Khazneh,这就是现实版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芝麻开门的最完美的场景!高达43米、宽30多米的卡兹尼神殿是直接在红砂岩壁上开凿出来的两层建筑,每层有六根高大的罗马柱子,科林斯式雕花柱头,柱头上的三角门楣来自希腊,圆形据说是来自于埃及人崇拜的太阳神。纳巴泰人建造的这个神殿和当地传统风格大相径庭,说明纳巴泰人是一个开放的民族,能接受了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

卡兹尼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宝藏”,传说里面曾收藏着历代佩特拉国王的财富;也有传说这里是阿里巴巴的藏宝处;实际上纳巴泰国王的陵墓,殿堂地下还有一层,有四个墓室十一具遗体,证实了这是纳巴泰国王的墓葬。卡尼兹神殿顶部石瓮曾被认为用来存放法老财宝,其实是陪葬骨灰瓮。此宫设正殿和侧殿,壁上有壁画,正殿后壁龛里有圣母像,二层凸出的三个神龛,中间是纳巴泰人崇拜的埃及女神伊西丝,两边是天使保护神;凹进去共六个面,是手拿双斧、跳着死神之舞的希腊女战士;底层神殿入口处分别是奥林匹斯和冥界的喀斯托尔和波鲁克斯兄弟......可谓极尽“雕梁画栋”,可能是背风背阳而少有风化,现保存较为完好。

卡兹尼神殿旁边的道路叫做正面大街Stree of Faceades,这里是通往更宽阔的外西克峡谷。热浪涌来,实在没有勇气往前走了,光哥开始和周边吆喝兼职半个导游的人攀谈起来,价格没谈拢,我们继续前行走了一会儿,吆喝的人一直跟着我们吧啦吧啦,彼此妥协,最后骑驴上山,单趟每人10JD。驴牵来了,没想到护送我们上山的是两兄弟,也就十四五岁。本是被照顾的年纪,却来照顾游人,让我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骑驴攀爬在悬崖峭壁上,果然不是一般的刺激,是太刺激了。一路上我和王姐不停的嚎叫,身体已经被吓到僵硬起来,护送我们的小阿拉伯少年不停的提醒我们,把身体摆正,把屁股回归到驴鞍上。山路太险峻了,真怕驴的一个闪失,我们就要跌入深渊不复存活。一路上光哥和儿子显出男人特有一面,一边安慰我们一边默默承受着这种惊险刺激,到了山顶才一吐为快,原来也是担心要命。这是佩特拉最难忘的体验了。

路上没有多余精力观景,一路都在提心吊胆,到了某处,驴不在往上走了。余下的几百米,只能徒步上去,不禁感慨:幸亏是骑驴上来的,要不然肯定爬不到山顶的。在山顶有一家咖啡小店,来一桶5JD的可乐,安慰一下刚刚吓破的小心脏。从这个制高点俯瞰古城和崎岖陡峭的路,心脏跳动得更猛烈了。

坐在那里就可以欣赏对面的神殿,比卡兹尼神殿大一点修道院,我们走到近边仔细观看时,旁边的小猫吸引了我们,坐下来嬉戏玩耍一番,极大缓解了暴晒带给我们的烦躁。

和小猫玩耍的不想离开,再不舍得也得前行,努力爬上一座小山头,站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往下望去,不得不称赞古人的厉害,山上建城,易守难攻。 惊心动魄来到山顶,以为往下走会轻松很多。然~~顶着大太阳,即便平地也变得困难不已。顺着标识,细细看看那些遗址吧。

西克峡谷水槽 一世纪雕刻的方尖墓室Obelisk Tomb 甬道尽头精美的卡兹尼神殿 卡兹尼神殿 埃及女神伊西丝 卡兹尼神殿全貌 徒步攀岩的阿拉伯人 骑驴上山 山路崎岖 默默地关注 山顶的神殿 洞穴 喵星人

相关文章

  • 玫瑰之城——佩特拉

    D10 18/08/2019 酒店离佩特拉古城很近,几分钟的路程。在酒店吃完饭,寄存好行李,看着外面的蔚蓝天空没有...

  • Stéphane Humbert Lucas 777:Rose

    斯特凡·亨伯特·卢卡斯777:佩特拉玫瑰 Stéphane Humbert Lucas 777:Rose de P...

  • 旅行感思 | 那个完美的《佩特拉之夜》哪里去了?

    一 11月7日的晚上,随着看完《佩特拉之夜》(注:< Petra by night>,佩特拉古城最著名的活动。由大...

  • 玫瑰玫瑰,我爱你

    玫瑰自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时代就是美容圣品。埃及艳后这个美容界的大ip,简直可以写个几本书的。玫瑰精油被奉为精油之...

  • 在路上 | 约旦碎碎念(一)

    似乎除了佩特拉之夜(旅行感思 | 那个完美的《佩特拉之夜》哪里去了?)和土耳其小哥(在路上 | 为自己「加戏」的土...

  • 欣赏约旦佩特拉古城的记忆

    早安❤️ 今早我们一同去欣赏约旦佩特拉古城的记忆 天成壮景生情里 玫瑰色调赋新意 宛若童话城中漫 罗马建筑忆斑斓 ...

  • 【旅行&绘画】古国印记4

    图、文/张晓静 来到约旦,最美的就是进入了神秘的佩特拉古城遗址,还有死海的漂浮体验!每次想起进入佩特拉古城要穿越的...

  • 佩特拉的岩体建筑有着怎样的规模

    平在约旦南部 ,古代遗址佩特拉久负盛名 ,佩特拉在希腊语中翻译成岩石,这里有许多谜团的等待解开。正如他的名...

  • P'cakes佩特拉蛋糕店品牌设计

    P'cakes(佩特拉蛋糕)是一个创意蛋糕和甜蜜故事的品牌。佩特拉的创作方法反映了她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她的方...

  • 路书 ‖ 约旦 佩特拉

    初进约旦,迫不及待前往佩特拉,佩特拉在约旦中南部,这里的故事,令人着迷,光看LP约旦封皮上的卡兹尼神殿这个既像罗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玫瑰之城——佩特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sn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