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2021年的关键词,去行动

作者: benignHu | 来源:发表于2021-02-09 20:31 被阅读0次

    杨绛先生曾给一个年轻读者回信说: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而又想的太多。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读书太少外,最大的问题往往是想太多而做的太少。

    想太多的人,总把时间花在纠结上,他们总想等到一切条件都足够成熟时,才开始做,可事实上,永远都没有万事就绪的时候,你想等一个完美的开始,结果就是永远也开始不了。

    罗振宇老师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成大事者不纠结。

    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大多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行动力非常强,他们很少纠结,他们想到一件事,就马上去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去修正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会设想着等到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再去开始。

    2021年,我的关键词,去行动。

    01、面对日常事情,两种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

    1981年,德国心理学家Kuhl基于德国传统意志心理学,提出了行动控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行动控制上会发展成两种不同导向——行动导向,状态导向。

    所谓行动导向,指的是当人们感觉到压力的时候,这类人能够调节消极情绪,振作精神,形成积极而明确的自我形象,果断而不依赖外部刺激,在目标确定和目标脱离两方面的行动都能产生效果。

    所谓状态导向,指的是当人们感觉到压力的时候,这类人往往会被消极感受淹没,对于决定应对路径总是犹豫不决,他们对外部刺激很敏感,会依据最后期限做决定,迟迟不采取主动。

    行动导向的人,在面对困境时,他们总是能很快行动起来,通过行动改变困境,从而让自己摆脱困境。

    状态导向的人,在面对困境时,他们总是先调整自己的状态,等到自己状态更好时候,然后一口气把问题解决。

    以上两种导向的人,有何区别?他们的信念不一样。

    行动导向的人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行动,因此,他们会赶紧采取行动,通过行动,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负面情绪。

    状态导向的人任务,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良好的表现来实现,而良好的表现又需要良好的状态,当下我的状态不好,所以不适合行动,等我状态好了,在做出良好的表现。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的急性子往往都是行动导向的人,他们行动力强,但也容易失之冲动、草率。

    而生活中,内向和敏感的人往往都是状态导向的人,他们倾向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未雨绸缪,但行动力普遍弱,容易拖延和措施时机。

    02、认识自己

    通过以上行为控制理论的学习,突然发现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急性子”,一个假“急性子”。

    记得刚毕业那会,绝对的雷厉风行,研究生毕业时,李老师邀请我留所里工作,我想都没想就回了;毕业工作还没找到,就只身一人去杭州……杭州4年,换了三份工作……

    可是如今,越长大,顾虑越多,越犹豫不决,越不敢去行动了。

    如,认识一个新朋友,再也不会开着肆无忌惮的玩笑,再也不会说着长篇废话,会想,对方想听什么,跟对方说什么合适……

    再比如,工作上接到新任务,再也不会拿到任务就开始干了,而是会向相关同事征求意见和建议,然后再做……

    去年,梁兄说现在短视频很火,建议我做短视频,然而我却迟迟未行动,时至今日,也还未行动,我跟他说,肚子里的知识还不够,做不好……

    新的一年,我想把丢的行动拾回来。

    前天,有个书店问我是否愿意参加讲书人活动,我犹豫了许久,最后我答应了。

    其实,心里会有各种担忧,普通话不标准,个人形象不佳,演讲吐词不清楚……但是我想做一些改变。

    03、怎么减少忧虑

    一、转变心态,完成好过完美

    “完成,好过完美”。

    这句话的英文原文是“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从创业初期,就把这句标语就贴在Facebook的办公室,作为行动准则,激励员工。

    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先去做总比等在那里要强得多。

    2020年,我能坚持每两天写一篇文章,很多时候就是受到这句话的鼓励!

    “完成,好过完美”,让我的2020年做出了一些成绩,合计写了182篇文章。

    二、培养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成功实施所需行为的能力预期,用通俗的话说,即自己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

    用《微习惯》一书提的微习惯策略,来构建出一个正向的循环,让自己不断感受到行动—正反馈的回报,来强化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自信,更有激情。

    如,2020年,这一年来,各位好友就公号文章给我的反馈,就是给我最大的支持,这些反馈给我带来满满的正能量,让一个原本不爱写文章的人,慢慢的爱上写作

    三、采取全景思考

    所谓全景思考,指的是把当下执行的行动跟自己的目标进行联系:

    1.让自己想象,当下这件事情做成了会怎么样,我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它可以给我带来什么?

    2.把困难进行分解,参考《微习惯》,把困难的任务分解成微行动,让微行动简单、轻松的骗过大脑,让大脑轻松完成。

    3.事前验尸;针对每一件焦虑的事情,学会事前验尸,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发生最坏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这个可能性?

    事前,进行全景思考;具体执行时,就让自己不去动脑,只要埋头去做就好。

    四、竭尽所能去行动

    有些事如果不竭尽所能去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海贼王》

    有人曾说:“当你努力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已经拼尽全力;但当你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首汪国真的小诗: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04、写在最后

    华罗庚曾说:“不要顾虑什么,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子凿能进一寸就是一寸,能进一尺就是一尺,行动起来,突破随之。”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们烦恼迷惑,实因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

    如果做任何事之前都过于权衡利弊、审时度势,那么这个习惯会阻止采取行动,它会消耗能量,削弱决策能力。

    2021,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少一些顾虑,多一些行动!同时,愿您也如此。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与您共勉,谢谢。

    图,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 2021年的关键词,去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vc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