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中国画的高明处在于留白,再精微入圣,那就是在画里使观者于无声处听天籁。歌曲《阳关三叠》,有声无形,非绘画所能传,故曰:”断肠声里无形影。”然李公麟画《阳关三叠》,写惜别悲歌情状,维妙维肖,观者于无声中仿佛闻声而肠断,故曰:"画出无声亦断肠。”东坡曾题阳关图:”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可见,古代国画圣手的技艺已到了何等惊人层次。(李公麟,又号龙眠居士,北宋画圣,中国白描线法第一人,画坛影响巨大。)
遍阅历代诗词、书画、辞赋,驴和文人逸士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幅水墨山水画,云山烟树,溪水茅舍,一高人骑驴,一童子随从,行于栈径,令人心驰神往矣。《老杜浣花谿图引》曰:”落日蹇驴驮醉起,儿呼不苏驴失脚。”梅圣俞《宛陵集》道:”独昼来东平,倒冠醉乘驴。””首观阮与杜,驴上瞑目醉。”原本极平凡普通之驴,因与隐士高人结缘,也有了出尘之姿,变得可爱起来。
中国画中,很少有画猪的。张山来《幽梦影》说:”物之不可入画者:猪也,阿堵物也。”不像李迪《风雨归牧图》之画牛,王凝《子母鸡图》之画鸡,赵孟頫《调良图》之画马,明宣宗《一笑图》之画狗也。
向来画坛传言,画山容易画水难,所谓"靠山不靠水"是也。因为水最难描绘,必然杂以山石为波浪,以鳞介作点缀,不足于水,假物得其姿。北宋画师郭熙《林泉高致集》《山水训》里道:”身即山水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澹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至理名言矣。另有沈颢《画尘》亦曰:”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也是精妙之喻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