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文/池征遥
在医院的深处,有一间被寂静和苍白笼罩的病房。阳光透过厚厚的窗帘,只留下一道微弱的光斑,仿佛也害怕打扰这里的宁静。
在这间病房里,住着一位尚年轻的女子——莺剑,她已经昏迷了多年,如同被魔法封印的公主,等待着她的王子的吻来唤醒她。而那个王子,就是她的丈夫——墨池。
在此之前,他们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恩爱夫妻。墨池来自南方,莺剑来自藏区,他们在羌塘草原相遇结缘。婚后二十余年,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笑,仿佛未来一片光明。然而,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脑出血,夺走了她的一切,只留下了无意识的躯壳。医生们纷纷摇头,表示已无能为力,但墨池没有放弃。
从她病倒的那天起,墨池就日夜守候在她的身边。他每天为她翻身,喂水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擦拭身体,更换衣物;每天要把她抱起来锻炼站立行走,做推拿按摩;每天给她写读诗歌文章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每天呼唤着她的名字,告诉她天气状况,播放她喜欢的音乐,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来唤醒她的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同的夫妻,有的因为生活的压力而被迫离开;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不到希望而选择放弃。但墨池始终没有动摇,他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树,守护着莺剑脆弱的生命。有些朋友劝他:“你已经尽力了,放手吧。”但他总是微笑着摇摇头说:“我们是命中夫妻,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她活着就是我的幸福,我不能丢下她。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做出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努力!”
在漫长的时间里,墨池的生活变得异常单调,他没有时间去交结朋友,也未能参加任何社团活动,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只剩下这间病房和她的存在。但他从来无怨无悔,因为他懂得,照顾好眼前的妻子是他的当务首要,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要为她好,为此感动了所有的医护人员。
三年后的一天,主治医生走进了病房为莺剑做深入治疗。经过一系列的重复检查,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现象,她的大脑竟然开始有微弱的反应了,这无疑是对墨池多年付出的回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墨池更加细心地照顾莺剑。他每天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鼓励她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墨池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莺剑微微睁开了双眼。那一刻,墨池的心跳都快要停止了。他看见她迷茫的眼神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看到了生命的奇迹。
莺剑如同恶梦中醒来,她看见墨池守候在她的身边,看着周围的一切,脸上露出了微笑,眼角流下了泪水。墨池紧紧地抱住莺剑,声泪俱下,大声疾呼:“莺剑你终于醒来了!”所有的痛苦劳累和等待都化为了甜蜜的果实。
他们谱写了一曲藏汉团结的凯歌,被医护人员称为:“山水之爱,灵魂的伴侣。”他们的爱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生死的抉择,变得愈加坚定和珍贵,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而欢呼。
从那以后,他们把医院的病房转入了家中,走上了新一阶段的康复之路。
转眼又过了九年。墨池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莺剑,她的病情每隔一段都有明显好转。现在她已恢复了知觉,有了浅意识,手脚能动了,能够用眼神和脸上的表情及声音传递信息和交流,医生说:“还会有大的转机,还会有新的奇迹发生。”
诚然,莺剑的身体还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在这期间,墨池因为过度劳累,患了多种疾病,曾三次住院。墨池却坚定地说:“纵使还有千山万水,我也在所不辞,还会勇往直前,等待着她还有更好的明天。”
十二年,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见证了墨池与莺剑的生死之恋。告诉人们只要有爱,就有可能战胜一切困难;只要有爱,就有可能不断创造神奇。
今天,在墨池的家中,在莺剑的床头,经常会听到那首荡气回肠的《踏雪》歌:“君,飞鸿起,踏破云烟,万水千山之间,餐霜饮雪。铸十年,磨一剑。且看我,一骑当关,敢教万夫莫开颜。飞鸿起,踏过冰川,锋芒划破九天。凌霜傲雪,君不见,高处寒。且随我,一力当先,风起东方旗正艳。”了解墨池的人都知道,这正是他发出的不屈悲声,是他的凌云壮志和如鸿的心愿。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9816/9ade7b7c7ddcbc2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