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的荣耀中,我一直想要透过层层迷雾看清高阳公主的真实面目。
中国所有的朝代中,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公主在权力角逐上可以同大唐的公主们相媲美。她们在爱情上纵情任性,她们朝堂上拨动风云,没有任何一代的公主可以活得如此潇洒肆意。
即使后来有了更能折腾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高阳公主在唐代的“公主群”中一个最具话题性的一个公主。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唐太宗非常宠爱这个女儿,太宗认为这个女儿与自己脾气最是相投。高阳公主的少女时光,她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她有天底下最尊崇的地位,生活在那个时候天底下最富贵的地方——长安的大明宫,在众多的子女中,她最得宠。
这个阶段,高阳公主唯一的遗憾是她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宫人们也会讳莫如深。但生活的美好和惬意,掩盖了这个遗憾。
身为皇家公主,从来逃不过“身不由己”这个命运。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0737/3e34d689bb1f3e65.jpeg)
高阳公主第一次发现这个“公主诅咒”的时候,是在自己出嫁的时候。
每一位皇家公主对自己婚事,都没有自主选择权。她们的婚事取决于皇室长辈对于朝廷势力的考量,要么用来拉拢人心,要么用来权力制衡。个人的喜好和心愿绝不包含在影响谁是驸马的变量范围之内。
唐太宗在几经权衡之后,决定把自己最为宠爱的高阳公主嫁给有着“定社稷之功”的得力大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在太宗看来,皇家公主和功勋之家的结合,无疑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婚事。对女儿来说,终身有靠,作为父亲,放心得很。
太宗认为两全其美的好婚姻,在高阳公主看来,闹心得很。
高阳公主从小养尊处优,生活在天下第一富贵之地。富贵之家的美好,让她对爱情的幻想,更希望能够嫁给一个满腹经纶才华过人的谦谦公子。房遗爱偏偏不是这样的人。
房遗爱颇有武力,没有一丝温润的书生气。
高阳公主的爱情破灭了。她心中对房遗爱没有爱情,但在唐太宗的高压下,高阳公主还是下嫁给房遗爱。
初婚的日子,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还算过得平静。这个阶段,高阳公主对婚事的不满,还不太影响她和唐太宗的父女关系。
她有了驸马,还是那个最受父亲宠爱的公主。她常常回宫,太宗也时不时地厚赐财物给她。
如果生活一直这样继续,也许高阳公主会继续自己的富贵人生,一直到老,就不会给后代留下那么多的谈资,把自己变成一个最具争议性的大唐公主。
那一天,高阳公主在长安城郊打猎的途中,遇见了和尚辩机。电光火石之间,高阳公主深陷情网。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0737/5a15255f0907f379.jpg)
辩机15岁剃度出家,常年在佛法的浸润下,本来就容貌俊秀的他更显气度不凡。除了一副好皮囊,辩机和尚文采斐然,高才博识。高僧玄奘从天竺取经回到大唐之后,辩机凭借自身的才华帮助玄奘整理翻译经文,并撰写《大唐西域记》。一时之间,辩机在长安城名声大噪。
和尚辩机肯定符合高阳公主心中的完美情人人选。他有才华有颜值,出现在高阳的生活之后,高高在上的公主一下子觉得老天终于来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了!
高阳再也离不开辩机。她时常从富丽堂皇的公主府溜到辩机处幽会。陷入爱情的高阳公主,更加温柔美丽,脸上时常散发着幸福动人的光芒。
这桩情事,让高阳公主觉得生活从此有了温度。为了稳住自己名义上的驸马,她给房遗爱纳妾,并时不时送上美女。夫妻俩各取所需,互打掩护,表面上一派和睦。
这个时候的太宗皇帝看在眼里,也许还感叹自己给女儿找对了婆家。一方面拉拢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方面让女儿加入功勋之家终身不离富贵权势,足见自己的疼爱之心。
纸终究包不住火。一件过往微不足道的小事,扯出了一桩轰动长安城的风流韵事,或许也可以说是一桩丑闻!
高阳公主和辩机,一个是皇家公主,一个是佛门高徒,这样的爱情结合在世俗之中难得善终!
他们在一起的八年时光中,高阳公主送给了辩机无数的金银财宝。其中最为贵重的是一只皇室专用的宝枕。长安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偷光临了辩机的住处。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和尚的住处居然有这么多的财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0737/0f78290c41f90c43.jpg)
小偷顺手牵羊拿走了这只宝枕,拉开了长安这桩惊天丑闻的序幕!
小偷被抓后,这只宝枕落入了官府手中。追查下去,居然是从高僧玄奘的徒弟辩机的住处偷盗而来。顺藤摸瓜,辩机和高阳公主事败,成为长安街谈巷议的风流韵事!
经办此事的官员承受不了压力,这件事被捅到了唐太宗面前。
唐太宗震怒。大唐风气即使比以往开放,但颜面还是要的。公主可以盛气凌人,嚣张跋扈,但还没有开放到可以同佛门弟子私通的地步,更何况高阳的驸马还来自房玄龄这样的权臣之家。
令唐太宗恶心的是,这只宝枕还是自己赏赐给高阳的皇室至宝。
震怒之下的唐太宗为了泄愤和挽回皇室颜面,下令处死辩机。有记载,处死辩机的方法不是古代死刑犯中常用的砍头,而是腰斩!腰斩之刑,惨绝人寰,受刑者通常要忍受无尽的痛苦才会气绝。
传闻玄奘法师曾经亲自向唐太宗求情,希望能够救自己的徒弟一命。身处凡世间,佛门也杜绝不了红尘情事!
太宗拒绝了玄奘的求情。辩机终究难逃一死。
被软禁在公主府中的高阳公主绝望了。除了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辩机,陪伴她多年的多名婢女也被唐太宗以侍奉不周、知情不报、规劝不力为由,全部赐死。
一夜之间,高阳公主的生活天塌地陷。
唐太宗下令高阳公主从此不可踏入宫门半步。太宗再也不想见这个昔日自己最为宠爱但如今令皇室蒙羞的女儿。
备受宠爱的高阳公主跌入谷底。她不懂过去那个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父亲如今变得如此冷血。自己的爱人和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婢女,都被父亲送上了黄泉路。她一无所有。
陪伴高阳公主朝夕相对的只有那个自己不爱的名义丈夫——房遗爱。
陷入疯狂的高阳公主,用恨意填补自己的空虚和无助。
唐太宗和高阳公主,至此之后,形同陌路,父女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支撑高阳公主活下去的只有恨意。
唐太宗驾崩后,高阳公主从大哭到大笑,一派疯狂状,好像送走的人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自己的仇人。
唐太宗一代雄主,在高阳公主心目中成了父亲加上仇人的人设。这个男人,给予了自己富贵尊荣,也剥夺了自己生命中唯一的爱恋。
高阳公主不懂这样的矛盾体!想破脑袋之后,她觉得答案是权力。
既然权力可以让人生,可以让人死。我也要拥有这样的权力。
唐太宗之后,唐高宗继位。高阳公主觉得机会来了。
高阳公主认为个性善良待人温和的唐高宗根本不能扛起李唐的江山社稷。她联合了一部分宗室准备造反。这一点整合长孙无忌的意。
长孙无忌是国舅,也是唐太宗留给唐高宗的顾命大臣。新帝即位,首要任务是稳固皇位。蠢蠢欲动的高阳公主正好撞在枪口上。
长孙无忌借着高阳公主谋反的事情发动了一场清洗。众多皇室成员因此丢了性命。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夫妇、巴陵公主夫妇、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等都上了断头台。
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曾经最为宠爱的女儿,和唐高宗的兄妹感情也不错。唐高宗继位后,解除了高阳公主不可再入宫的禁令,既是新帝的怀柔政策,也是对高阳的一份安慰。所以说,高阳公主在皇室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放在政治上,要和长孙无忌为首的勋贵势力争权夺利,还是落了下风。她的疯狂,导致了人生最后的覆灭。
高阳公主谋反案,牵连甚广,作为唐高宗永徽年间的大案载入史册。高阳公主的一生,走向了终点。
高阳公主认为造成她人生的悲剧的原因是权力,可以说对,也可以说错。她享受着普通人几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尊荣,也就要付出自由的代价。生于皇家,一生尊贵无比,但也要带着皇室的枷锁,一生的幸福和时光都要为政治服务。
这个枷锁,她一生都打不破。这份悲哀,她一生都摆不脱。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0737/bb9445026850e6d9.jpeg)
她要是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可能依旧会觉得自己可怜,但对于父亲唐太宗的那份爱与恨,会少一点,自己也会轻松一些。
历史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高宗继位初期非常依赖长孙无忌这些顾命大臣。但在高阳公主谋反案中,长孙无忌借故清理皇室成员和政敌,唐高宗出面求情想要保住一些皇室成员的一条生路都没有任何作用。此事过后,唐高宗决定打压勋贵势力,废掉功臣代表的王皇后,扶持武则天上位,为武后的上台提供了契机。
在武则天同长孙无忌的较量中,武则天像长孙无忌当初陷害吴王李恪那样依葫芦画瓢诬陷长孙无忌谋反,灭掉了自己最大的政敌,这估计也是长孙无忌想不到的结局吧!
辩机死后,他的遗物被同门僧人存放在辩机生前的僧房之中。每当深夜,僧人们好像都听得到辩机低语,那声音似乎在诉说他和高阳旷世绝恋,在诉说未曾翻译完成的天竺经书。
无论如何,他的出现,成全了高阳的爱与恨。这样的情感,夹杂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留给后人诉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