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知了
继续聊聊一年级的那些事,前天的文字后面收到一条留言:
“我的孩子正处于这样的状态,幼儿园表现还可以,老师表扬惯了。有点小骄傲。现在小学了,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自己的坏习惯和小错误,接受不了老师偶尔的小批评,我该怎样帮助他?怎么改变他?”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家长发来信息,也谈到这个问题:“我的女儿今年上一年级了,今天早上哭着对我说不想去上学。告诉我说在学校里没有交到好朋友,还有同学说她的坏话。我仔细听她说完才发现她是苦恼没有“以她为中心”的朋友。原来在幼儿园因为比较优秀,所以有许多孩子围着她转,现在上了小学,班上孩子都还是比较优秀的,而且不同于幼儿园孩子们天真,有的孩子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她感到落差了。我应该怎么帮助她,明白这个道理呢?”
两个孩子的情况有点区别,从情绪角度是相似的,就是不太适应,情绪有点低落。两位家长不约而同用到一个句式:“我该怎么帮助他(她)?”
这就是作为父母的觉醒,面对问题,我们首先要比较完整清晰的叙述出来,这会给解决问题提供非常好的基础,在上周的分享中我提过一个操作方式,就是听孩子每日讲述学校里的故事,这个时间不一定很长,也不一定很正规的固定在某个时间点,当然如果可以固定也无妨,形成时间上的条件反射自然也没有大的问题。其核心理念是需要孩子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比较清晰流利的表达出来,父母在一开始也可以先试着说一说自己的一天的经历,给孩子一个正面的示范,孩子也会反思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细节,例如上面留言的两个孩子都对父母讲述了自己的学校经历,给了父母一个清晰的信息:“孩子可能遇到麻烦了,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她)?”
开学的两周到一个月,是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心理缓冲期。当然,这个时间段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适应的快,可能几天或者一个星期就适应了,有的孩子适应的慢,极端的可能需要半个学期,差不多两个月还会哭哭啼啼不愿意上学,这就是适应性障碍了。而孩子的适应能力实际上和他早期的家庭教育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一点在前面的幼升小系列里讲过,在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接下来重点说的是已经到了一年级的孩子,如果出现心理落差,情绪低落,父母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通过交流,知道孩子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小女孩哭着不愿进校门,随便谁拉也不行,甚至一度躺在地上撒泼,场面可想而知。后来等她情绪平静之后,我请她坐到椅子上,此时,她稍稍平复,问她具体的原因,她说自己要回家玩玩具,“学校里没有玩具,写字读书很无聊”,这是孩子的原话,也是症结所在。因为幼儿园是以游戏、玩耍为主的,不存在什么学习压力,很少正经看书,都是老师读绘本故事或者播放动画片,活动时就到游戏区自由玩耍,老师只负责安全,不能出事故就行了,孩子散漫成了习惯。这样到了正规化学习的小学,不适应也自然可以理解。
还有一个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是老师要求严格,包括怎么坐,怎么排队,每节课怎么放书本,这是常规训练,为了便于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一开始学校把这些常规看的很重要,是要进行严格训练的,但孩子不懂这些苦心,觉得枯燥无味,就想离开这个场合。
这些就是具体的原因,父母要通过交流,得到这些实实在在的信息,而不是笼统“不习惯”,“不适应”。
在了解到孩子情绪低落的具体原因后,父母有的放矢,恢复孩子的信心,鼓励他,用他可以接受的方式讲道理,而不是单纯的责怪和说教。
如果是孩子因为没有朋友的原因,父母要鼓励他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开放心态,参与班级里面的活动,例如和他约定每天说一个新朋友的名字,说一件事,这样慢慢他就适应了。
如果是孩子失去了过去那种“中心”光芒,感觉失落的原因,父母首先肯定孩子这种心向本身是积极的,想要上进,得到积极地关注。
同时告诉孩子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存在的价值。
可以带他观察大自然,从自然的道理中感悟,例如爸爸可以拿一把豆子,里面有各种品种,青豆、黄豆、蚕豆等等,他们大小不一,却有各自的价值,谁也不能贬低谁,同时谁也不会自暴自弃;
或者去小区的花园,看看各种品种的花,现在秋季开的是哪些,原来夏天开的最好的是哪些,春天和冬天也各自有相应的花种类。聪明的孩子很快就会感悟到自己生命也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平等地和同学相处,恢复自己的信心来。
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小学里的规则约束,那就可以和他一起读一些讲规则的绘本故事,让他做老师来教父母怎么遵守规则,同时父母可以装作不太习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遵守规则,这种模拟会给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启发,一般孩子尝试一次之后,就不会再以此为借口不愿意上学了。
如果孩子属于幼儿园有优秀体验,经常得表扬,现在得不到,反而有小骄傲等坏习惯暴露出来,被老师批评了,感到失落,受打击。父母一方面要让孩子接纳已经成长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有新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把孩子的一些情况分享给老师,毕竟一年级的老师一开始面对众多陌生的孩子,有些情况不了解,父母要配合老师做好信息分享,当然要客观真实,否则会给老师带来误判。
当然,这样罗列也是不可穷尽的,这里分享给父母的是这样的理念: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学会细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分得越细,越具体,针对的方法也越有效,不能笼而统之的责怪孩子。其实,孩子升入一年级之后,作为父母也是一个生命体的转折点,也需要逐步升级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逐步更新一些观点,孩子的许多不适应或者焦虑,往往也是父母的焦虑和不适应造成的,因为你们的眼神和表情不经意间会流露出真实的想法,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无力感。
所以,帮孩子之前,父母先帮助自己渡过这个更新阶段,然后就会豁然开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