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5·20』到仪式感

从『5·20』到仪式感

作者: 三度文艺跑马男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06:07 被阅读0次
从『5·20』到仪式感

一年一度的“『5·20』微信朋友圈秀恩爱大赛”又徐徐落下帷幕了。不知大家是否察觉到,由于本届大赛适逢周末,且天公作美,故而内容较往年丰富和精彩了许多,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作品让我们真心赞叹和久久回味。但是,当这个周末将要结束的时候,徜徉于微信朋友圈之中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都不懂中国话,那么『5·20』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

相较于异域文化和外国人,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似乎从来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从选电话号码和车牌号码最中意的666和888,到楼层设置努力避开的4,再到如今人们表达爱意却被商家屡试不爽的520和1314,似乎涉及到数字的彩头和玄机已经无处不在了。同样都是数字,一部分就是那么“幸运”,另一部分就是那么“倒霉”。但是本质上,“幸运的”和“倒霉的”却都是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天生的”和“随机的”;出生在6月6日的孩子的命运一定就会比出生在4月4日的孩子的命运好吗?

所以,当抛开未经数字自个儿“允许”却又强加于它们的意义之后,中国的『5·20』顿时也就和其他国家的『5·20』没什么差别了,即便『5·20』这一天你失恋了,而不是求爱成功。

即便你『5·20』求爱成功了,即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5·20』代表那三个中国字,又能怎样?难道“王子和公主从此就幸福地在一起了”?每每看到这样的电影或小说结尾,我总会暗暗发笑,觉得王子和公主之间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他们真的会“从此”“幸福地在一起”吗?他们之间的生活不会有哪怕一丁点儿摩擦和不快?日子总是漫长的,王子和公主二人不可能每天都能给对方制造出甜蜜的惊喜,更多的时间恐怕还是会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慢慢度过。有一句歌唱得好:“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让我们祝福王子和公主他们可以一起慢慢变老吧!

可见,时间的力量真的是十分强大的,强大到可以让记忆一点点地模糊直至消失,强大到可以让无形的水穿透有形的石头。于是,在强大的时间面前,我们看到很多人低头了:他们忘记了学生时代的课堂纪律(不许交头接耳,更不许让手机发出声响),他们忘记了初恋时代的情真意切(婚后往往会出轨),他们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上路(却一步一步向现实妥协)。当然,另外有一些人则足够坚韧,他们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真诚的待人接物态度,始终不忘自己的人生目标究竟是什么。

从『5·20』到仪式感

一直很喜欢村上春树创造出来的一个词:“小确幸”。在我看来,那些被认为“足够坚韧”的人,其实和绝大多数人没有太多差别,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之所以能“足够坚韧”,一定和“小确幸”分不开。这些人懂得把漫长的人生进行合理拆解,又在每个被拆解出来的部分里都镶嵌上若干“小确幸”,于是人生不再枯燥。这就和跑马拉松一样,如果每一小段赛道都有令人期待的…美景也好、美食也好、美眉也好……不一而足,那么马拉松一路还会那么艰苦和乏味吗?兴许正是因为村上春树爱好马拉松运动,所以才会有灵感创造出“小确幸”这个词吧!

马拉松只有42.195公里,但人生却是一场无比漫长的马拉松,同时也远比两条腿不断重复交替运动要复杂得多。如何避免懈怠和不掉队,显然是个在战略与战术上都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还记得初次牵上心上人的手时,你内心的那种奇妙感觉吗?很多人喜欢过纪念日,为的就是重温当时这种羞羞答答却笃定坚决的时刻,从而让爱情保鲜;进而就有了“银婚”、“金婚”、“钻石婚”这样的重大仪式。但是,这样的仪式一年一次,是不是有些太少了?难道简单化和日常化一些不是更好吗?每天一个亲吻、若干次拥抱……等等这些日积月累的小小仪式所带来的累积幸福感实在胜过一年只有一次的纪念日。

当然,纪念日、『5·20』、七夕、『2·14』等等这些被我们赋予实际意义的日子不能就此说不重要了。只是,当一些日积月累的小小幸福仪式成为每天的习惯时,这些特殊的日子将不再仅仅用于重温当初的心动,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既然夫妻或情侣可以培养一些每天都有的仪式感,那么父母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自己与自己之间,是不是也可以培养并建立类似的微小却又频繁的仪式感,久而久之成为习惯?正如文化学者傅佩荣所说,围绕关系建立一个稳定的互动模式,然后长久地维持下去。

从『5·20』到仪式感

生活本身就是由点点滴滴组成的,小小的仪式感能够唤醒我们对于内心的尊重,因而也能去尊重生活。所以,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自己要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进而真真正正发现生活的乐趣。

东拉西扯了一通,再回到『5·20』,自己突然又开始觉得微信朋友圈秀恩爱没什么了。因为除了秀恩爱之外,秀娃、秀画、秀奖牌、秀听课证书……真心丰富多彩;但是请别忘记:娃还没有成人,画还没有得奖,奖牌再多也是过往,证书再酷也是浮云(更不要说那张纸只代表你开始参加课程了,离什么什么家、什么新物种还很远很远,因为你在台下而不是台上)。“成功”“成就”这些表示结果的词语最多只能写在墓志铭上,况且还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功夫还是得靠平时的一点一滴积累——水到自然渠成。

                                  2017年5月21日夜

从『5·20』到仪式感

相关文章

  • 从『5·20』到仪式感

    一年一度的“『5·20』微信朋友圈秀恩爱大赛”又徐徐落下帷幕了。不知大家是否察觉到,由于本届大赛适逢周末,且天公作...

  • 仪式感,不过是习惯

    今天,5:20起床,我写:“仪式感么,仪式感就是每天5:20起床。” 我打算以后都5:20起床,(我6:10上班,...

  • 以史看仪式感

    今天来谈谈仪式感。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代就非常注重仪式感。从早朝,到经筵,从叩首,到各种传号,甚至到每个角色的一言...

  • 碎念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仪式感,可我发现自己的生活缺少仪式感,看来也需要来点仪式。 情人节,三八节,母亲节,5月20日,七...

  • 2017年12月7日复盘day22——仪式感的重要性!

    1.仪式感——以前真没听过或者意识到!这几天在生活中发现了仪式感的重要性!例子1,从12月5日开始终于决定给儿子(...

  • 从形式感,到仪式感(图文原创)

    胖师曾经在日资企业工作过。 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一个公司规定的环节印象颇深,那就是开晨会。开晨会没什么了不起的...

  • 520

    上课到11点,为啥课程安排的这么密集,老师这是疯了么? 今天是5月20号,其实我是一个挺喜欢仪式感的人,但我也很怕...

  • 略读两本书

    《生活需要仪式感》 从工作,友情,亲情,爱情等各个生活角度谈及了仪式感,仪式感丰满了平凡的生活。 工作要有仪式感,...

  • 2021-03-23

    自己本身是个特别在意仪式感的人 却找了个对仪式感不屑一顾的人 从开始的疯狂暗示 到失望 到失落 再到现在的习惯和无...

  • 深度复盘|近距离全程参与小怡的厨房,我学到了什么?

    8月21日晚上伴随着结营仪式,小怡的厨房第5期21天陪伴式训练营正式拉下帷幕,这场结营仪式从20点开始整整持续到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5·20』到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zv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