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
第二章 意象
一、意象学说概述
从文化基因看,以意象作为古典诗歌的基本元素和运思手段,是由汉语汉字的根本性能决定的。即是说,受益于汉语汉字“观物取象”“以象尽意”的汉民族的“形象中心主义”。但古典诗学对它的认识与研究却是滞后的,且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孕育、形成、泛化三个阶段。
(一)孕育:上古—曹魏
这个阶段悠久漫长,没有“意象”概念,更无相对完整的学说。从上古至战国,是“象”的语义生成时期;之后,在战国后期的《易·系辞》中建构的“意-象-言”关系的学说,奠定了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
1. 关于“象”的语义
上古以来,有以下几项主要资料可考。
(1)“象”字最早见于《尚书·说命上》:
“王庸作书以诰曰:台(予)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余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说筑傅巖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左右。”
这是殷高宗武丁关于立傅说(悦)为相的经过的陈述。武丁唯恐自己德行不如前王,不愿多说,唯有恭敬缄默以思治国之道。忽梦见上帝赐派一位贤臣来助理天下,代替说话办事。便详细回忆梦中之人的样子,绘出其形貌,四处寻访,终于在傅巖之野找到了与梦中之人非常相似的“说”。于是立他为相,命在左右。这里的“象”是武丁梦中的幻影,与“形”相对。
(2)《诗·鲁颂》: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本诗一般认为是东周初期作品,那么,“象”字在周代已是巨兽之名了。
(3)《老子》: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第十四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二十一章)
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
《老子》一书,“象”凡六见。“象帝之先”的象,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称王弼解为“似”,王安石说是“形之始”;任继愈《老子新释》译为“出现在”。王安石意谓“道”是天地万物(形)的原始,即《老子》第一章说的“万物之母”,当然存在于上帝之先;那么,任继愈说“道”在上帝之前就“出现”或“存在”了,也还符合老子原意。20世纪50年代初,朱谦之《老子校释》已是这种说法。其余五处的“象”都是形象之意,但非实在之物,而是某种恍惚迷离的意想之状,即老子心目中那种无所不在又非实在的“道”的形态,也就是“道象”。这样看来,《老子》中“象”的基本含义就是观念性的“无象之象”。
>注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