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学习第二章获得新知:
1、高中进士(28岁)之后,曾囯藩衣锦还乡,在家休息了将近一年。
2、1839年底,曾国藩告別家人,从湖南起程前往北京当官。
3、1840年春天,他参加了散馆考试,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从七品)正式开始了京官生涯。
4、进京之后不久,曾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自卑当中。与翰林院的读书人一比,曾国藩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严严缺陷。已经中了进士,还没有读过书。以前读的书,基本都是应试教材。
5、到翰林院,他才知道什么叫学术,什么叫心性之学,才发现自己的鄙陋。
6、认真研读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习录》,曾国藩悚然一惊。他才发现和这些圣贤人物比,自己的视野多么狭窄,境界多么低劣。
7、如何洗刷自己身上的鄙俗之气,成了曾国藩新的焦虑。他找到自己性格中的三个毛病,第一个,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第二个,为人傲慢,修养不好。第三个,“虚伪”。
8、1841年拜访大儒唐鉴,尊崇唐鉴建议,以朱熹之学为宗。从这一年起“以朱子之书为日课,始肆力于宋学矣”。
9、三十岁这一年,他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10、学做圣人的方法“写日记”。他的日记起自1839年正月初一日。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他的日记,一天大概一二百字,按倭仁建议,送给朋友们传阅,而且要求每个人做点评。他认为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自己就不好意思偷懒了。学做圣人取得的第一项成功是戒烟。1842年十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终生不再吃。他用三十天戒了烟,用三十年戒掉其他更难戒的毛病。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磨砺的一生,一天也没停止修炼的脚步。
学习第二章的感悟
1、曾国藩学做圣人从写日记开始,从戒烟开始。这些事人皆可为。
2、关键是开始后日日坚持。既然开始就不要停止。
3、以写日记的形式,一点点改正自己的毛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