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8年,魏四出生在一个嗜赌家庭,长大后成了无赖,整天沉迷赌博和酒色。因还不起赌债,魏四卖了女儿,自宫当了太监,就是臭名昭著的宦官魏忠贤。
魏四的父母穷且烂赌,靠街头杂耍为生。魏四从小混迹社会底层,大字不识一个,坏毛病学了不少。
长大后的魏四,成了当地有名的的无赖,狡诈且善辩,能娶妻全凭一张好脸。
到了1589年,魏四的赌债越积越多,眼看着几辈子都还不上了。
魏四也是个狠人,先卖掉女儿然后自宫,一刀断红尘(主要是躲债),进宫当了太监,改名李进忠。
作为二十几岁的底层太监,李进忠觉得按部就班不是办法。
于是,他精准地盯上了大太监魏朝,绞尽脑汁巴结讨好,终于把魏朝哄舒服了,做了皇太孙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的典膳。
魏朝的头顶上司叫王安,魏朝多次在他面前夸赞李进忠,因此王安对他也很好。
与魏朝“对食”的客氏,城府深且狠毒,但她作为皇太孙的乳母,却得到皇太孙的极度依赖。
李进忠看重这一点,趁魏朝公事繁忙,偷偷勾搭客氏,得到了一大助力,在宫里越混越好。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让李进忠改回姓魏,并赐名魏忠贤。
从此,魏忠贤一步步走上高峰,在客氏帮助下,被任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深得明熹宗的宠信。
朱由校非常喜欢做木工,痴迷得连政务也无心处理,于是下令让魏忠贤等人自己处理,而且不必上报给他。
魏忠贤凭借与皇帝的亲密关系,迅速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完成了质的飞跃,从市井无赖成了权倾朝野的“九千岁”。
魏忠贤通过掌控锦衣卫和东厂,把握了朝政大权,排除异己,大力迫害对东林党人,加剧了政治的内耗。
在权力巅峰时期,魏忠贤依仗皇帝的宠信,广泛培植个人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将亲信安插于军政关键位置。
同时,他利用东厂大肆镇压反对者,实行恐怖统治,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魏忠贤还坑害名将熊廷弼,明朝损失这名得力将领后,辽东地区防卫变得岌岌可危。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继位后,马上出手处置魏忠贤,将其贬谪至凤阳祖陵,不久又下令逮捕他回来处置,魏忠贤于途中惊惧自缢而死,其余党羽亦被肃清,人数多达315人。
魏忠贤一党虽然被诛,但他给明王朝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加快了明王朝的倾覆过程。
魏忠贤,客氏这样无才无德的小人身居高位,是明王朝的悲哀。
历史上对魏忠贤,几乎全是负面评价,主要是他也根本没干什么好事,简直就是明朝衰败的祸根。他就是个搅屎棍,加深了政治的腐败,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稳定。
魏忠贤这样的宦官专权,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特色,也是其政治腐败和混乱的根源。
可见,权力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