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火花心理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作者: 刘思妧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06:35 被阅读0次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面对各种选择,你有没有纠结过?

    你有没有经历过一种痛苦,叫“午餐吃什么?!”就像一位网友调侃的,往前一步是沙县小吃,退后一步是兰州拉面,左米线,右盖饭,前面拐弯是山西刀削面。

    有个朋友说自己在逛超市时,“面对着一货柜的酸奶纠结了十多分钟,最后实在没办法,闭眼拎了一瓶默默离开”。

    美女同事辉辉说今早上班前,先是纠结该穿哪件外套,又纠结外套应该搭配哪件首饰,再考虑应该用哪款风格的包包,进进出出半小时过去了,差点迟到。

    都市中,几乎每个人都有选择恐惧。某网站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人在购物时出现过“选择恐惧”,44%在工作决策方面出现过“选择恐惧”,39%的人在感情方面出现过“选择恐惧”,34%的人在给领导打电话时出现过“选择恐惧”,33%的人向爱人或朋友借钱时出现过“选择恐惧”,26%的人在点菜时出现过“选择恐惧”。

    小到挑选一瓶酸奶,大到选择恋爱对象,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面临一个又一个“两难选择”。与其说选择恐惧给生活带来了问题,更像是生活先有了问题,才有了选择恐惧。

    那么,如何定义“选择恐惧症”呢?

    早在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教授瓦尔特考夫曼,首次将做决定的恐惧,定义为“选择恐惧症”,因此最初它有着哲学的意义,但不是医学概念。其实,选择恐惧并不一定能上升为一种病,只是一种纠结的心理习惯和行为特征,即,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表现出犹豫不决,“好像脑袋里有两个思想小人在辩论”,甚至严重时汗流浃背.

    最关键的是,有很多人在漫长痛苦的纠结过后,最后还是无法选择。

    你是这样的吗?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一、      阻碍我们做出选择的,不是路径本身,而是贪婪之心。

    最近跟一个学弟聊天,他研究生马上毕业了,正在为择业的事苦恼。

    一方面他希望留在北京工作,这里平台广,发展机遇多,薪酬水平也高,在北京工作几年所积累的资历和经验可不是其他城市能媲美的,可是北京的高房价,注定了他很难在这里买房置业。

    另一方面女朋友马上也要毕业了,他们都来自一个省会城市,当地的房价水平在他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如果回省城工作,他俩生活会很惬意,但他所学专业在当地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发展的前景也不看好。我耐心地帮他分析两种选择的优劣势,梳理思路。

    结果,最后,他还是很难取舍,

    他说:“真是左右为难,要是有能够兼顾的路子该多好?!”

    我听了,很是无语。因为他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冰冷的真相,那就是——所谓选择恐惧,大概是一种“贪心症”

    世界上哪有两全其美的好事?犹豫,徘徊,实际上就是不想取舍,哪个也不想放弃。

    古时候有一个成语,叫“东食西宿”,讲的是齐国有户人家有个女儿很漂亮,有两家人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陋但家境富裕,西家的男子容貌美但家里贫穷。父母犹豫不能决定,就询问他们的女儿,要她自己决定,父母对女儿说要是羞于亲口指明,就将一只胳膊露出来,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女儿露出两只胳膊。父母亲感到奇怪就问她原因。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人类的欲望是多么的无穷无尽,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姑娘贪婪的想要同时吸收两家各自的优点。

    追求两全其美无可厚非,但是也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摆正心态。世上没有东食西宿的好事,任何事情都不是两全其美的。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要对生活这道大餐下赌注时,也就只能在这其中去取其精髓了。

    人生不就是一次次放弃与得到所换来的吗?

    如果自己不选择,生活就会替你选择,替你按下“默认键”。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更差。

    拿上面提到的学弟择业的事为例,留北京和回省会这两个选择,好比一个综合分数80分,一个综合分数70分。分数高的、收益高的选择背后,也逃不过压力大、风险高,分数低的选择,其实可能工作强度小、薪酬待遇好,但是如果两个都迟迟不选,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有50分。

    其实,让你纠结不定的每个选项,都是利弊参半的,都不完美。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选择,也就没有所谓的坏选择。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沉思和比较,而是勇气、决断、自我担当。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二、选择恐惧症,可能是一种极端完美主义的体现。

    我认识一个女孩,本身收入并不高,但是为了害怕“纠结”和“选择”,只好任何东西都只选“最贵的”。因此,就算简单地剪个头发,她要去高端的美发会所,一次三四百,她的手机要一万多定制版,她夏天穿的简单T恤要上千块,总之她全身上下每一个行头都需要绝对的大牌。

    为什么选“最贵的”呢?因为在某些选择恐惧症人群的词典里,“最贵的”就代表“最好的”。

    她们觉得,选择了所谓“最好的”,就可以一劳永逸的绕开以后所有的难关和问题。

    极度追求完美的人,要求自己必须做一个单选,而且这唯一的选择必须是最大限度的理想化的选择。

    可以说,这多少也有些强迫症的意味。追求完美的背后,是赋予了选项太多的无意义的意义。

    比如女孩在shopping时陷入纠结,不知道该买印花的长裙还是俏丽的短裙更美,她试试这件,摸摸那条,花了一个钟头也拿不定主意。她的幻想也许是,选对一条裙子,生活就会变得更好,比如自己也许会因此大受欢迎,男人赞美,女人嫉妒,她就不用再去面对自己缺乏自信、缺少青睐的事实。

    前面提到的“只选最贵的”女孩,在相亲时也犹豫不定。想选最好的,可什么才是最好的呢?人的优劣,很难量化。比如这个家世很好,但太高傲,不体贴,那个很有趣,但没有房子也没有车,第三个,软件硬件都齐全,但他妈妈好像很难相处,选哪个好?选哪个好呢?……

    她之所以犹豫,是因为知道经营一段感情、甚至婚姻很难,幻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一劳永逸地绕开所有的难关。

    可是,要知道,想选择最好的,犹豫到底该选择哪个,纠结到最后,可能反而会选择一个很差的。不是有句俗话叫“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吗?男女择偶都是一样的。

    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选择都是双刃剑,都有沉没成本。追求“最好的”,不想承担任何一个不利因素,可能偏偏得不到“最好的”,反而在纠结中损失更多,比如青春、时间、精力、金钱等等。

    换句话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套考题,恋爱只是其中一道小题,你以为你光是那道题选对了,一切就能好吗?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三、克服选择恐惧症,理性衡量判断

    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任何选择都有优势和劣势。如果我们遇到很多选择,不知道选哪个,我们就可以用“加权法”和“二分法”。也就是说,将每个选择的优势和劣势一分为二来看,量化,计分,用分数来衡量。

    第一种方法是“加权法”

    首先,罗列出你所看重的选择因素。以找工作为例,比如,有A 和B两份工作待选,你先列出自己所着重考虑的因素,如薪酬待遇,发展前景,个人晋升空间,城市生活水平等。

    其次,按照你自己心里的重要程度,给上述罗列的因素进行一个排序,赋予权重。比如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是“薪酬待遇”,权重占20%,第二位的“个人晋升空间”,权重占15%等,以此类推。

    再次,按权重,分别打分,计算总分,选择最后得分高的即可。

    第二种方法是“二分法”

    就是面对选择时,先列出优势,比如一位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工作,还是回省会城市,北京的工作在优势方面的分值可能是80分,省会城市在优势方面的分值可能是70分。

    但留在北京压力大、买房置业的负担也大,这就是劣势。这时需要你自己做衡量,感觉压力和负担是自己可以承受的,就选择优势分值高的。反之,感觉很吃力,难以承受,就选择优势分值低的。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四、调整心态,注重经历和过程

    金庸小说中,多次提到武功最高境界是“无”,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独孤求败达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风清扬说过,无招后,独孤九剑就没法破。张三丰的太极也是忘记了所有招式,才是真的会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追求境界的时候,恰恰是离境界最远的时候;当你不再追求境界了,反而是离境界最近的时候。

    当对成功过分看重的时候,反而是离成功最远的时候。只有不看重,才可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很多人惧怕选择,往往是由于不愿承受失败的打击。

    好的选择,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更大的失败机率。这就好比学成出师的侠客,去挑战武林第一高手,由于水平可能确实有限,所以很有可能会失败,有人遭遇到失败之后,会一蹶不振,颇受打击,而有的人却认为跟武林第一高手过招,虽败犹荣,因为知道自己差距在哪儿,方可奋起直追。

    很多事,不是你不去做,不去选,就不会发生。其实,人的一生中,无论做什么,心态很重要。不敢直面选择失败的痛苦,反而会承担更多。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五、宽容自己,允许自己“走弯路”

    在为梦想打拼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想坐上直达列车,直通成功。但是不想走弯路,就像学游泳却不想呛水,可能吗?

    你不想走弯路,你的人生全是直线,便没有了美感。其实不想走弯路,也是一种完美主义倾向。

    退一步说,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即使不想走弯路,但你走过的弯路还少吗?很多选择,也许正是由于你不想走弯路,处处找捷径,反而最后走了弯路。

    恋爱中,不经历前面的感情波折,怎么知道谁才是适合你的那个对的人?就像王菲在《你在终点等我》里唱的,“那些兜兜转转的曲折与感伤都是翅膀,都为了飞来你肩上…”,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在豆瓣电影Top250中排名第20位,评分高达8.9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原型,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曾经流浪、入狱,一路跌跌撞撞,做过助理医生、医疗器械推销员、股票经纪人,最后成为百万富翁。

    特朗普,当过商人,作家,主持人,最后成了美国总统。他的偶像里根总统,走过的职业发展之路更是异彩纷呈,做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励志讲师。当总统后,他之前当作家、做讲师的经历,锻炼了他一副好口才,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因此,成功,往往得益于你之前走过的“弯路”。

    我们不是宇宙中全能全知的神,所以我们看到的未必是全貌,我们所以为的弯路,也未必真是弯路。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会错,走错路、绕弯路,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试了错才能踏实下来。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从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开始算起,第一个选择可能就会决定你的职业方向。

    现在来看,很多人大学时的专业并不是志趣所在,当你沿着惯性走下去,可能工作了三五年之后才能有一点儿头绪,真正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发现和找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走一些所谓的“弯路”。

    如果自身的志趣与专业领域结合得好,那就会大大缩短磨合的时间。不要被一些模糊的期望主导自己的选择,就好比喜欢诗歌和成为诗人其实是两码事。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六、相信自己,我为自己选择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的德尔斐神殿中,有一个石碑,上面铭刻着这样一句话,“know yourself”,意思是认识你自己。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当老板,可以虚心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但绝对不能让别人替你作决定,因为选择的任何后果全都由你自己承担

    换句话说,自己的路自己选择,为什么要让别人替你选择?别人的选择一定对吗?

    如果你是担心自己的选择不被别人所认同,我不妨借用徐静蕾的一句话: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啊!

    五年后,十年后,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时的你,想要具备怎样的资历?比如,不同的职业方向或许会影响你的选择频率。

    如果想成为管理者,你需要熟悉人力资源、财务、销售等各个环节,如果想成为心理咨询师,你需要熟悉心理学知识、咨询技能还要有足够的案例充实经验。

    在明确方向的前提下,每一次的新选择都是这条主线上的一环,能够让你距离这个目标更近一些。

    所以,想要选择不“纠结”,最核心的,你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亲爱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恐怕上帝都对你爱莫能助!

    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选择恐惧症"的你:不是没办法,只是不想有办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em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