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这一篇的内容不多。从陈涉称王到他身死共六个月的时间,时间不长,在这个期间他所经历的事件也不多。
陈胜,字涉。阳城人,农民出身,曾做过屯长、大将军、陈王,后被其车夫庄贾所杀。
吴广,字叔。阳夏人,农民出身,曾做过屯长、督尉、代理王,后被田臧等人所杀。
起义原因:
一、陈胜原就有鸿鹄之志。
二、因下大雨耽误了到渔阳的期限,按律该杀头。陈胜与吴广商量,逃走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
起义前的准备:
一、找到起义理由,即假冒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举行起义,以顺应民众的愿望。
二、借鬼神之说树立威望。陈胜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让别人发现了鱼肚子里的帛书。后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夜里点篝火,模仿狐狸叫道:“大楚兴,陈胜王。”
三、吴广借故激怒押送队伍的县尉,惹他当众侮辱自己,借以激怒众人。吴广、陈胜两人合力杀死两个县尉,随即号召众人起义反秦。
起义过程:
一、陈胜任命自己做将军,吴广做督尉。一路攻克大泽乡、蕲县、侄、鄞、苦柘、谯等地。到陈县时,已经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卒好几万人(号召力极强,在当时来说,规模很大)。攻克陈县后,陈胜自立为王,定都陈县,国号为张楚(张大楚国之意)。
二、陈胜自立为王后,留在陈县,不再亲自出征。分派吴广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命令武臣、张耳等人攻占原赵国的辖地。命令邓宗攻占九江。
三、陈王任命陈县贤人周文(自称熟习兵法)为将军,带兵西去攻秦。周文一路召集兵马,到达函谷关时,有战车千辆,士兵几十万人(规模超前)。周文不敌秦将章邯的进攻,一连好几战都被打得惨败,后自杀。
四、原被陈王命令攻占原赵国的辖地的将领武臣自立为赵王。武臣手下的韩广自立为韩王。在此时期,到各地去攻城的将领,数不胜数。其中田儋自立为齐王。陈王立宁陵军咎做魏王。
五、将军田臧等人假冒陈胜的命令杀掉吴广,把人头献给陈王,陈王派使者赐大印与田臧,任命他做上将军。田臧等人与章邯交战时战死。
六、陈王手下诸多将领均被秦将章邯击败。章邯顺势进攻陈县,其他将领战死,陈王亲自督战,战败。陈王退到汝阴,在回到下城父时,被其车夫所杀。
陈胜起义后,起初响应者很多并且一路跟随。到后期,响应者多半单独反秦,即以响应陈王起义的名头来行自己的权力大事。
陈胜从起义初到后来身死,只有短短的六个月。这六个月可能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陈胜起义失败是有迹可寻的。
一、身边可用之人不多,谋士更少,看人亦不准。
如陈县贤人周文,自称熟习兵法,被陈胜立为将军,带兵西去攻秦,到达函谷关时,有战车千辆,士兵几十万人,在这种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竟然被秦将章邯战得连连惨败。用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人去打仗,这是直接去送人头,白白牺牲了那么多响应起义的士兵。
二、亲小人,远贤臣。
如:被陈胜命令专门督察群臣的人,经常滥用职权,擅自作主惩治。陈胜却很信任他们。这让将领们与陈胜渐行渐远,不再亲近和依附于他。
三、陈胜自立为王后,便不再领兵出征,无嫡系部队可用,能真正依靠的人没有。
四、不善权谋之术,管理经验欠缺。
陈胜于乱世中抓住机会谋出路,他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但是他在眼界、谋略、心胸和管理方面能力不足。有雄心、有机会,甚至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那也是不成事的。这是一种让人很不想遗憾的遗憾!
陈胜一人以农民之身首倡起义,虽然失败身死,但是他所封立的侯王将相终于灭掉了秦王朝。这使陈胜的起义事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文末,写道“陈胜首倡起义,秦王朝的七代宗庙就被毁坏,连秦王子婴也死在别人的手中,被天下人所讥笑,这是什么原因?......攻取天下和防守天下的形势是不同的啊。”
以此结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