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曾经的语文教材插图 大泽乡起义
这句近年来屡次成为网络热词的格言,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原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少年时代对跟他一起种地的同伴所说的一句话。“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人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常以“鸿鹄之志”比喻志向远大;又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庸人不知志士雄心。
谁说今天的农夫,在未来的某一天不会发达?十年前,谁能想到马云会有今天的成就?在这个向来善于“以成败论英雄”的国度,也有“英雄莫问出处”的格言,足见人们对人的无限潜力是早有认知的;只不过多数人囿于见识短浅,而缺乏对杰出人物的识别能力罢了。陈涉的豪言壮语之所以遭到同伴的嘲笑,是因为他的同伴从来没有看到过为地主家耕田的农夫混出了模样的;如果换个环境,也许就完全不同。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了。
另有一句更古老的格言与这句话有类似的用意,叫“夏虫不可语冰”,见于《庄子·秋水》:“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为不能和生长于夏天的虫子谈论(冬天才有的)冰,比喻环境限制人的见识,或用于比喻人见识短浅。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有这样的话:“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宋玉《对楚王问》有“鲲鱼”与“小鲵”之比:“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尺泽之鲵”即小水塘里的小鱼,后用为成语,比喻见识短浅之辈。
《庄子·秋水》中还有一篇“埳井之蛙”的故事,也是用以形容那些见识狭小的人。
在一口废弃了的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对东海之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则可以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入则可以在紧闭的砖缝里呼呼大睡。跳进水里,水刚好托住我的身体;踩进烂泥,泥正好淹没我的脚背。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一类的小虫吧,哪一个能与我相比?况且我独自占有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这样的逍遥快乐真是妙极了。你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看看呢?
海鳖左脚还没有踏进井里,右膝已被井壁卡住了。它在井边徘徊一阵,就退了回来。接着,它向青蛙介绍大海的景象说:千里够远的吧,可是它还不足以形容海的辽阔;千仞够高了吧,可是它也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在夏禹的时代,十年有九回闹水灾,海水也不见增多;在商汤时,八年有七年闹旱灾,海水也不见减少。永恒的大海,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随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的最大快乐呀!
浅井里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很惊奇地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不得不说,能在博识的海鳖面前认识到自己渺小的井蛙已经算不得狭隘了。因为人们的见识往往并不能彼此传授,人各有志、对牛弹琴的情形似乎更为常见。
网上有一句流行语,叫“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贫穷是通过什么来限制我们的呢?环境。但是,人的可贵之处恰恰体现在,他高贵的灵魂和自由的思想并不能完全被环境所限。“穷则思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华君武 无题漫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