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汉“七国之乱”,七大诸侯王因何参与叛乱,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西汉“七国之乱”,七大诸侯王因何参与叛乱,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作者: 香茗史馆 | 来源:发表于2023-05-29 09:17 被阅读0次

汉景帝时期,由于诸侯国实力太强,且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王对中央朝廷威胁极大,汉景帝遂在晁错建议下推行削藩,结果此举引发了诸侯王的激烈反抗。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七大诸侯王起兵反叛,结果仅三月便被朝廷平定。那么,这些诸侯王和诸侯国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吴王刘濞:败逃后被东越所杀,两子逃亡闽越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次兄刘仲之子,于汉十一年(前196)受封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汉文帝时,朝廷下令准许私铸钱币和私人开采山川林泽,刘濞于是开采豫章郡铜山制钱,又煮海水产盐,遂使吴国成为最为富强的诸侯国之一。

汉文帝时,刘濞世子刘贤入京,在与太子刘启喝酒博弈时,两人因为下棋产生争执,进而大打出手,刘启用棋盘砸向刘贤,不料将对方砸死。事后,汉文帝命人将刘贤尸体运回吴国安葬,恼怒的刘濞则又派人将刘贤运回长安安葬。由于此事,刘濞与朝廷和刘启矛盾极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汉“七国之乱”,七大诸侯王因何参与叛乱,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jj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