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孩子刚过完6岁生日,上幼儿园大班了,个性和脾气都算正常和健康,现在参加画画、珠心算、跆拳道等培训班,兴趣爱好虽广,但没有特长。孩子在亲朋好友眼里都是很乖很听话的,可是越是这样,我反而很焦虑,总感觉孩子受到自己的影响,心思过于严密,自尊心很强,这样他心里会很累,有时候宁愿他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调皮一点,不要太过于收敛自己的情绪,凡事想的太多。
正在自己陷于焦虑的情绪之中,得到了老师送的这本书,真的是雪中送炭。
看了这本书我发现,原来对待孩子,可以不使用父母权威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原来孩子的种种不配合,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理解他们。以前我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总是想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一旦违背就想发脾气,孩子犯错时我总是讲很多道理。现在知道那样一味说教指责发脾气并没有用,我不能总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之上,而忽略了他的想法。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同时自己要树立榜样,通过以身作则影响孩子。尊重孩子的同时,也需要尊重自己,避免为了孩子,一味牺牲自己的需求,内心抱怨,觉得自己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就是必须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培养一个孩子,不仅仅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在沟通和陪伴上。现在每次遇到问题,我就会问自己,问题的归属是谁,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处理会更好?
同孩子交流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么样的呢?好的交流是好的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唯有通过交流,你才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让孩子理解你。交流无非两部分,你听,他说;你说,他听。
怎样听,孩子才会说呢?
这是第一个关键技巧,关于交流的。叫积极倾听法。
每一个人都有向人倾诉的愿望,都希望得到理解、支持与安慰。积极倾听法的关键就是用接受性的语言与态度去理解、支持、安慰孩子,不对孩子做评价,只是确认与翻译出他们表达出的信息,不带主观评价,客观地描述出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让他们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下面有12种回应方式是不恰当的:
1.命令、指挥、控制
2.警告、训诫、威胁
3.规劝、说教、布道
4.说服、教育、逻辑辩论
5.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
6.评价、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
7.归类、嘲笑、羞辱
8.解释、分析、诊断
9.调查、质问、审问
10.退出、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
11.赞扬、表示赞同
12.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呢?
就是不对孩子进行任何评价,只是从自身出发,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给出的是我-信息,是我如何如何,而不是你如何如何。这样的信息,能让孩子放弃防御心态和抵触情绪,敞开心扉,主动去感受你的想法、意愿与情绪,自己做主去做出调整或是给出解决方案。没有谁愿意放弃自己的主动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