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指父亲姐姐或妹妹的丈夫,姨夫指妻子或者母亲的姐姐、妹妹的丈夫。
两种对亲戚的称谓,使用的字却完全不同,姑父的父是父亲的父,姨夫的夫是丈夫的夫,为何两者之间区别这样大?

探究这个话题,咱们就要回归汉字本身,先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説文解字》:夫,丈夫也。
《説文解字》:父,矩也。家長率教者。
夫,代表着成年男子,父代表着家中的规矩、权威。
在古时候,一家之主都是由家中最有声望的老者担当,如果是成年之后分家了,那便由父亲这个壮年劳动力承担起养家的职责。
“父”代表着农耕文化下,男子处于主导地位,而夫就要次一级。
亲戚一词,古代有内亲外戚一说,甚至围绕着这一观念还形成了一套尊老爱幼的礼仪制度。

古人将母系和父系两边的亲属进行区分,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父系的血缘关系是维持家族延续的核心,就好比娶妻和上门女婿之间,在大众心中也是存在着地位高低之分的。
这种区分,其实是古人为了应对自然危机,形成的一种原始的生活观念,他们认为依靠血缘为纽带,大家互帮互助,可以提高族群的存活率。
毕竟小农经济抗风险的能力太差,天灾人祸都可以轻易击垮一户人家,这时候,有一堆家人帮衬度过灾难,等同于大家一起平摊风险。

母亲和妻子那边的亲戚,在古人的心中,有一种距离感,所以只是用成年男子来表示。
父亲这边的亲戚属于内亲,内亲包括本宗男子、未出嫁女子和嫁入女子,本宗女子出嫁后就属于丈夫的宗族。
而外亲是母亲一系的血亲,当女子出嫁之后,女子的娘家和夫家就会使之与原来的宗族隔离开来。
称谓的区分,便是这套特殊理念下的产物。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