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聊聊爱情吧,只是聊聊,不作毒鸡汤。
我始终还是希望你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三观。
亦舒在作品《从前有一只粉蝶里》写尽了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里面有一小段话我至今还印象深刻。
那就是书中人物陈丘的姑婆对他说:“活着多辛苦,大半辈子都在寻找爱情,很多人一辈子也没遇到”。
而陈丘正在思念一个人,听到这样的知心话,泪如泉涌。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76042/d7e49c44b0b0747a.jpg)
爱情是很多人这一生都在寻求的真理,这个真理它不是极度理智的。
这个真理它是感性且冲动的、是浪漫又冒险的、也是华丽的,当然,也是朴素平淡的……
有多少人最终的爱情归属可能并不是自己最初最心动的那一个以为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
亦舒的大多数作品,写尽了爱恨情仇,也写尽了男女之间的感情纠缠相爱相守,这个爱情可以跨越几代人的故事,几代人的延续,就好像在人世间里,爱情占据了我们一辈子。
爱情是东方与西方每一位人的各自追求,往更大的说,乃至全世界。
明月写到这里,也想到我曾看过作家简媜写过的一篇散文里,出现的一句描写,大概是这样的:
“苏格拉底曾说过:爱情,应该是我最擅长的事了。”
我想了想,觉得应该再添七个字,只是常常看错人”。
这句只是常常看错人仿佛就是在敲击每一位曾经为爱失意的人们,致给每一位爱而不得或者说结果并不理想伤感的人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76042/31affcfd406e8cfd.jpg)
你可以发现不管是时代如何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影视剧艺术作品,都还是离不开对爱情的描写。
为什么各种各样关于爱情的作品层出不穷,剧情离谱、尴尬、无脑的甜,或者毁三观却还是有观众买账呢?
为什么许多正剧与职业剧悬疑据都还是会加入一些爱情的元素呢?
包括恐怖片灾难片,都不能离开爱情。
有些滑稽的是,丧尸片《行尸走肉》惊险刺激的同时还不忘记让主角在丛林亲热,也不忘记在避难的帐篷里纠缠。
当时明月看到这一段时,其实非常地铁老爷爷看手机。
我立马来了句:“不是吧,丧尸都快来了,还在那里搞?”。
可是你不得不承认,就连世界末日,都还是存在着至死不渝的爱情的。
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大家都非常熟悉不过了,Jack与Rose之间也是有爱情的维系,在最后Jack把唯一生存的机会给了Rose,而自己沉入冰冷的海洋里。
你就可以发现,艺术与生活,人一辈子,都终究还是会拥有爱情或者拥有过,当然,也有人选择一辈子不曾拥有过。
可明月指的拥有,并不是一定要成为恋人成为伴侣,就单单好感与喜欢,心动与向往,都叫做拥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76042/cb1b5437ab162ad6.jpg)
而这一点,几乎每一个人都逃不过。
明月下午看了一部电影,叫《给朱丽叶的信》。
阅片量比较多的,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桥段与剧情,其实非常的美式爱情片,你甚至都可以大概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可是啊,这里面天空很美,草地很绿,每一朵花都开得很漂亮,风很凉爽,星星很亮,月色也很美好,人们还是会被最纯粹的东西给吸引,并且深陷。
电影里的人物对爱情执着与简单的追求,都难为可贵。
克莱尔年过半百,丧失了丈夫后回到意大利苦苦寻找当年15岁她怦然心动的那个男孩。
而苏菲遇见了查理,加上自己与未婚夫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缝,并放弃了一段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爱情,选择与查理在一起。
而一直不相信真爱的查理,在遇见苏菲后,也彻底改变。
该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是你的真爱呢?
在遇见每一位恋人时,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真爱,可分手时,都会觉得自己看错人或者说这不是自己最终的归属。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76042/759d9ab91014e485.jpg)
可是啊,真爱与不真爱本来就是人为的选择与判断。
说得比较残忍一些,与你一起走入婚姻殿堂的,也不一定就是最终的真爱。
也就是说,我的意思就是,每一段感情其实都可以是真爱。
你赋予了它灵魂,你赋予了它意义,你赋予了它你要的需求,所以这就是你想要的真爱罢了。
电影的结局是圆满的,导演与编剧好像有意致敬罗密欧与朱丽叶,便安排苏菲站在阳台上散心,而查理在楼下与苏菲坦诚相对。
如今的爱情,它当然不再像《从前慢》写的那样。
但是其实我们拿现在去跟以前对比并没有可比性。
因为不管过了多少年,爱情它都不会变质。
因为在明月看来,变质的从来都是人心与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76042/7a085d6b4893efdf.jpg)
你如何去看待它,你收获的就是你看待的样子。
现如今,我们许多人的爱情观念都是,一边在期待着爱情降临在自己身上,可一边又在控制自己理性,别轻易坠入爱河。
我们对择偶多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对伴侣不再是伴侣,而是多了一个“灵魂伴侣”的要求。
在我们思想进步与接收许多新鲜信号时,我们会给爱情贴上许多标签,包括对自己将来的恋人都会有严格的想象与要求。
想象永远是圆满的,在你选择这个恋人与伴侣之前,你设置了许多的条条框框,可是最终真正完美的符合的又有多少呢。
最终你们还是需要磨合需要包容需要相处,它并没有办法一劳永逸。
对,我拿一劳永逸来形容。
我想有些读者,明白我的意思。
就好像你买一件东西,你付出一次劳动,就可以收获永远的好质量与安宁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76042/4214d8c8fb034a83.jpg)
答案是不能,完全是无法控制与想象的。
明月也会总是联想到自己,到了明月这个年龄,属于一个阶段里,二十几岁,也很快接近三十岁,说真的,我也会陷入纠结与迷茫。
我也会矛盾与怀疑,并且会在坚定与不坚定中摇摆。
我总是希望一切设想都应该实现,最好是按照我设想的去实现,我也害怕如果结果不好我能不能承受。
即使我对这个人有些喜欢有些动心,但是却也会自行陷入思想的挣扎。
在没有确定的成为恋人时,我们总会设置许多的条件,可是啊,当一个让你心动的人出现了,就会发现,很多条件都是可以改变的。
写到最后,明月想说的,我们不管在哪一个年龄,都要记得所有的喜欢如果没有说出来说喜欢,从某个角度上想,也不算喜欢。
所有的遇见如果没有开口,最终其实也不用觉得遗憾。
因为,爱情,它怎么样都不会改变,永远都在那里等待。
而明月想送给自己话便是,如果遇到了,不让自己遗憾的方法当然就是选择真诚与坦诚。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76042/139061b43684135b.jpg)
我从来不在乎最终答案是什么,我在乎的只是我有没有去坦诚,有没有让自己错过,有没有让自己豁然开朗罢了。
如果还没有遇到,也不要着急。
一定要选择这个人,而不是不看这个人去看他附带的那些基本的条件或者物质条件。
如果你也赞同,也同样把这段话送给你。
希望我们都不用泪如泉涌,也不要大半辈子都在苦苦寻求所谓的我们要的爱情。
文/张扬明月
图片来自电影《给朱丽叶的信》,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