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教育婚姻育儿
四十年来,文凭含金量的前世今生

四十年来,文凭含金量的前世今生

作者: 新亮点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7:56 被阅读29次

自1977年恢复考高考至今,已是四十多年过去,高考还是那个高考,文凭却再也不是那个文凭。

教育越来越滑向竞技,竞技目的在文凭,文凭目的在就业、在工资在待遇;所以教育的目的早就不是教育而是就业岗位,随着高校追求规模效益,产品(文凭)逐年增多,而就业岗位却受经济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和经济形势的局限,并没有随着高校扩招而同比增多,求职者感到文凭越来越谋不到合适的岗位,事实上文凭在逐年贬值。

这就是为什么各大院校一再扩招,录取率(含中专)从四十年前的3%,到今年的50%以上,学生们却并没有感受到高考的压力有些许减轻,反而感受到的是竞争更激烈了;他们的感受很准确,因为就业竞争的确更加激烈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文凭的含金量和今天大不相同,本科专科自不必说,就连中专文凭,政府都分给工作,现在的985211也没这待遇,那时一个中专文凭的含金量,远远高于今天985211院校的本科文凭。

所以这些年来文凭一直在贬值,如果接下来高端工作岗位(工地搬砖不算)不能大幅度增加,文凭还会进一步贬值,文凭就像购买工作岗位的钱,岗位的增加跟不上印钱的速度,岗位就会不断涨价;这价格只和岗位数量有关和人的能力无关,当岗位数量相对于求职的文凭数量严重不足,高文凭低就,大材小用就是常态。比如中学教师,原本专科毕业生就能胜任,现在很多中学必须硕士才行。

既然文凭连年贬值,是不是获得文凭的难度降低了?恰恰相反,难度和成本都升高了太多太多,这可以从每个家庭的付出直观的看出来;

四十年前很多父母基本不用操心孩子的功课,上大学都学生自己的事,有本事考上就上是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大学的态度,家长几乎无投入,上大学也不用交学费,出来政府还给工作;

而如今,胎教,早教,幼儿园,学前教育,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各种重点小学初中高中,这一切都为能上个好大学,能拿张含金量高些的文凭,能换到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家长为此花费的大量时间金钱精力,为了这张连年贬值的文凭,很多家庭都拼尽全家之力。就算能拿到985211的文凭出来能不能找到工作还是未知数,可能还要再搭上好几年功夫去升级个硕士博士回来,才可能拿到以往专科的岗位,

相比家长,孩子更惨;家长选择这么做,起码是自愿,孩子就不然了,从他们还不懂事起就被强行拉进了这场残酷的竞争,家长们各种付出必然要求他们各种优秀,学校教师家长都需要他们的成绩,学校教师家长直接把他们宝贵的成长时间拿来修习各种考试技能,拿来刷那些永远都刷不完的习题;

没人想过一个人如果只能按别人的规定,被强迫长成什么姿势对一个人杀伤力有多大,有多少孩子就这么被要求着,无视自己的意愿,永远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自己能发挥最大价值的可能性。相当于把自己最有价值的部分抛弃掉去学着做自己毫不擅长的大家都在做的存在。付出和回报怎么能成正比?真是既贵又不舒服。没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方式更困难了,居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唯一的路?我看这是唯一的没有活路才对。

正因为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这是唯一的出路,拼命的人数大幅度上升,往死里学的人数大幅度上升,加上各路培训机构的神助攻,人为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胜出难度必然大幅上升,而且还将继续上升,家长早就已经忘记这是否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只会盲目去追,不,应该说是盲目的一脸懵逼的被挟持到此不得不这么做了。

文凭越来越难得到,而文凭对于岗位的购买力却越来越差,是不是很像挣钱的途径越来越艰,花钱却遇到物价飞涨一样不堪?

现在的文凭虽然贬值但还尚有用,未来呢?随着文凭的高速生产,经济停滞;岗位越来越趋于饱和,而所有人都在参与这激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将更加损耗身心。文凭总有一天要贬到价值和付出完全是笑话的地步,估计这个结果不会太远了。因为又有一大票劳动力即将加入岗位争夺战,AI时代已经来了;家长有没有想过该怎么办?

如果说三、四十年前的文凭值得拼上身心健康去换取,那么今天,经过这许多年不断贬值之后的文凭还值不值得这么拼就得琢磨琢磨;

一个行业赚钱越来越艰难时,商人们的做法是撤资,转行去做那些来钱更容易的生意,文凭也一样,当靠文凭获利越来越困难,而文凭的获得同样越来越艰难,还抱定只有这一条路的信念非这条路不可,是不是太违背常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年来,文凭含金量的前世今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o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