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垂毅
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可惜战乱频繁,连那些英雄们都不得长寿。聪慧绝伦的曹冲,死于13岁,羽扇纶巾的周瑜,只活到了35岁,甚至连老谋深算的曹操也只活了65年。可是,在这个群雄割据的年代,竟然有一个人了84岁,他就是管宁。管宁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从一个小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管宁、华歆共同在园中除菜,管宁见地上有一块金子,却仍用锄头砸了下去,华歆捉住,看了看才依依不舍地扔掉。后来又有官员路过,管宁继续读书,华歆却扔掉书,出门巴望。管宁很不满,割开席子,大声说:“我们三观不合,不再是朋友了。”
管宁是真的清高还是故作清高,且听我一一道来。
管宁原是山东人,为了逃开董卓而来到了辽东,受到了公孙家族的热烈欢迎。他在那里定居,专心讲道授学,有一大批拥趸。后来曹操平定北方,多次召集管宁,而管宁却摆摆手,嘿然不应,直到后来公孙恭上位,管宁才回到了中原。
也许有人说:管宁不就是自作清高吗,人家叫了就来,不叫就不来。有趣的是,答案正好相反,注意,公孙恭不是公孙康的儿子,而是他叔叔,管宁走后不过两年,果然辽东打成一片,这不仅没有说明了管宁自作清高,想做官,还透露出了管宁的政治眼光很高远。
曾经曹操家族三代都听说他的贤明而征召过他,但是管宁却都拒绝了,他宁愿过着清心寡欲无忧无虑的生活,也不想步入官场。也许到了现在你就要怀疑:管流是不是因为没有本领才不愿出山的吧?其实不是的。管宁在辽东为一些人讲诗书礼让,他可谓是满腹诗书。之所以他不愿出山做官,是因为他只想一心做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远志向传播出去的导师。
管宁清高,两袖清风。管宁在离开辽东时,曾把公孙家送的钱财全部送了回去。管宁无私奉献。当管宁隐居山中时也不忘教书感化人民。管宁有政治眼光,政治敏感度高。他预料到篡位的老板公孙恭会让群众不满而引起暴动时,便溜之大吉了。而这些正是世人所缺少的。
我认为管宁是个全才。他满腹诗书,一心想奉献自己的才华。他清高,两袖清风,视金钱为粪土。他淡泊名利,不愿做官。他懂礼,更懂得感化他人,不愿村里人为了一口井的缘故纷争。他有政治眼光,知道何时该发表观点,何时该暂避锋芒。他心怀天下,如果放到了今天,他,一定会惠泽天下。但是,我想,即使他活到今天这个太平盛世,也不会做官,只会默默地传授知识,做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远大志向传播出去的人生导师,我想,他才是那个最有能力,有前途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的人。
智者乐,仁者寿,我想这就是管宁生于乱世却依然能能长寿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