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音乐考古发展脉络——秦汉

音乐考古发展脉络——秦汉

作者: 翁晓帅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09:30 被阅读0次

    秦汉导图

    汉画像

    成都羊子山乐舞百戏画像石:1954年出土,东汉时期。画像石嵌于中室两壁下腰部,右壁长604cm,左壁长520cm,同宽47cm。乐舞百戏嵌于左壁后半部,图上厅堂宽敞,内高悬帷幔;左侧是庖厨和过厅,堂左一高冠长服者跽坐于方席之上,举手指挥,似为主人,身后一侍婢执便面为其纳凉,左上4人席地而坐,右侧立一侍童;右边长席上5乐人,有吹笙、抚琴和歌者,中部为舞蹈与百戏表演

    墓葬壁画

    新密打虎亭2号墓宴乐壁画:1960年出土,东汉晚期,曾多次被盗。宴乐壁画绘于该墓中室北壁,长734cm,宽70cm,为一罕见的大幅宴乐图。白色为底,上绘出十分宏伟的宴饮、乐舞、百戏等场面,画面上部为一长排垂幔,垂幔下为主客宴饮与乐舞场面,壁画西段坐的是墓主人夫妇,两人并坐于一个长方形红地黑花的幄帐内,帐前设有棕黑色长几,几上放有数十个杯盘碗碟,帐前帐后有侍者多人;壁画东段是宾客宴饮,并观看乐舞百戏表演、与主人同欢的场面,宾客分两列跽坐在上下两列席上,每列各有20多人,面前地上各置杯、盘等器,客人或面向主人,或相互交谈,多数则端坐观看面前的表演

    汉乐俑

    河南洛阳烧沟23号墓乐舞杂技群俑:1954年出土,东汉早期,曾被盗掘。墓中共出土陶俑31件,除18件为乐舞杂技俑外,还有侍俑、动物俑等。18件乐舞杂技俑均为陶质,俑身多以白粉涂地,后再绘以朱、黑、褐、绿、等色,可惜颜色多以剥落;乐俑8件,似作吹埙、击鼓、抚琴、歌唱等状,可惜乐器已失

    成都天回山说唱乐舞俑:1957年出土,有说唱俑、吹排箫俑、抚琴俑、吹芋俑、舞俑等12件。说唱俑保存完好,俑高56cm。短胖身材,头上着帻,戴笄,上身袒裸,两肩高耸,乳肌下垂,大腹如鼓,两臂穿戴有珠翠饰件,下身着大脚长裤,赤足,坐于圆榻上,左臂环抱小鼓,右手翘举,张口微笑,恣意调谑

    长沙马王堆3号墓筑:1973年出土,汉墓。此筑形如有柄的小筝,用一段实心的独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通常约34cm,体厚约3cm。筑体方柱形,稍粗大,柄圆而细;筑面首尾两端各钉一排竹钉,首端的竹钉外侧另设一蘑菇状的弦枘,枘上还缠有残留的丝弦

    长沙马王堆1号墓彩绘漆棺神人击筑图:1972年出土,西汉早期。墓椁室中央放置四层套棺,第二层即为黑底彩绘漆棺,此棺外表以黑漆为底,在盖面和四周彩绘复杂多变的云气,云气中穿插上百个形态生动的神怪和禽兽;头档及左侧面均绘有乐舞场面;漆棺长256cm,宽118cm,通高114cm;击筑神怪高8cm,吹竽神怪高6cm

    律管

    新莽始建国元年无射律管:传世品。铭文中的“始建国元年”为王莽新朝年号,即公元9年。律管青铜铸制,上端完整,下端残缺,残长7.76cm,重0.05kg

    长沙马王堆1号墓竽律:1972年出土,西汉早期。出土12支竽律分别插在竽律衣的12个筒形袋中,除太簇管口部微有破损,夹钟管下部有裂痕外,其余各管均保存完好。此器用刮去表皮的竹管制成,均中空无底,制作较为粗糙;竽律衣用“信期绣”淡黄绢缝制而成,上部三边加有绛紫色绢缘,在距顶部10厘米以下部分,垂直缝有12个长短不一的装竽律管的小筒袋,通常28.2cm,上宽17cm,下宽14.5cm

    铜鼓

    广西藤县冷水冲100号铜鼓:为中期冷水冲型铜鼓,面径83.7cm,身高60.2cm,胸径85.6cm,腰径68.7cm,足径83.2cm。置辫纹带孔宽扁大耳两对,在另两侧又有半圆茎环耳两个,面沿逆时针环立弦带纹大蛙4只;鼓面以单弦分17晕,中央为太阳纹12芒;鼓胸饰水波纹、同心圆圈纹、栉纹和两重变形船纹;鼓的胸足内壁两侧有小纽4对

    錞于

    湖北建始二台子双虎纽錞于:1977年出土,东汉时期。保存完好,出土时留下一道锄痕;器身横截面呈椭圆形,纽作双虎,体型修长,作奔跑状,张口露牙,唇齿分明,尾粗壮,尾端上卷;錞于通体素面,仅盘、纽有简单的刻划纹。通高55.5cm,重12.5kg

    编钟

    山东章丘洛庄编钟:1999年出土,年代应为公元前186年。洛庄第14号坑出土的全部是乐器,数量达149件之多,超过了曾侯乙墓,品种也十分丰富,有编钟一套19件、编磬6套107件,还有其他等等

    西安范南村92号汉墓陶钟:1991年出土,早年被盗。甬钟造型别致,工艺粗陋,甬端略粗,旋为一龙头,口衔一方柱,整体弯曲。陶纽钟10件,部分残断,钟体素面无纹饰,纽钟通高在12.5~14.9cm之间

    编磬

    山东章丘洛庄编磬:汉墓。在第14号乐器坑中一次出土了6套编磬,总计单体磬块达107件。修复后大多数磬块发音良好,音高基本准确,有4套在不同的调高上,均构成完整的七声音阶,音域达两个八度以上,这是前所未有的,堪称“两千多年前的地下音乐厅”。

    参考书籍:《中国音乐考古学》王子初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图片均来自此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考古发展脉络——秦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dh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