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生活就爱文学创作简宝贝
与原生家庭的暴力影响和解是摆脱抑郁之上策

与原生家庭的暴力影响和解是摆脱抑郁之上策

作者: 伏魔战神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10:28 被阅读0次


    打开微信公众号一篇关于家暴环境下抑郁孩子的心声的文章,看了后我心情异常地沉重。

    我忽然想起自己的童年,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也就开始懂事那会儿,我的妈妈为了添补家用要做手工活,那时候就是织一些手工的毛线活,而我需要帮忙照看摇篮里的妹妹,那时候摇篮需要人用脚去踩着才会动,而我很困很困却要坚持把摇篮里的妹妹摇睡了,我深刻记得自己从小就是个很活泼的多话的孩子,我的语言天赋很高的其实,但当我向妈妈表达情感需求时,她并不理会我,而且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甚至偶尔会生气地吼我,这样冷淡而强硬的回应方式,常常让我觉得我不应该表达自己的需求,我根本就不该说话,不该吵人。然后我要做一个很乖很乖的孩子,乖到只能顺从不能有任何其他行动或者言语,我个人的一切需求都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前提。于是压抑情感的表达成为我的个性,而且慢慢我变成了抑郁的儿童。

    低自尊的情感创伤体验

    至于后来我再经历一些家庭的风波,每一场都让我呆若木鸡,我似乎成了家中的隐形人,麻木而不敢表达任何情绪,再后来,与小朋友们玩耍,我慢慢恢复了开朗的心境,但那种满足他人的讨好型人格已经深深埋在我的个性里,我常常觉得只要有好的任何东西我都要让出去,可能我自己不配得到吧。

    当看到邻居在吃绿豆饼时,我站在旁边流着口水,好羡慕好羡慕,直到邻居的小孩吃够了,给了我一块,我特别地开心,他们的分享对于我来说无论是施舍也好同情也罢,我不在乎,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低自尊的表现从童年就开始显露痕迹,人们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你以为的小孩可以欺负吗?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家暴危害真的很大,但大人们很多都不知道家庭争吵的暴力,直接伤害的是儿童的身心,许多儿童会因此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配得到爱。

    不配得感与恐惧感的根源追塑

    我就是那个从小目睹父母争吵的儿童,长大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有非常深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非常地突然,可能是抑郁情绪后带来的负罪感,总觉得自己造成父母不幸福婚姻的罪人一样,总觉得对不起妈妈,如果她不是为了我怎样怎样,或者她会怎样怎样这样的。

    好奇怪的心理吧,这就是孩子要为父母的幸福承担责任的表现,所以大人们的情绪真的要懂得去学会理性发泄,不采取使用暴力的方式对待儿童。

    我记得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眼看妹妹太调皮,被妈妈打的无数次经历,我眼看着妈妈发脾气凶得很,我的恐惧让我呆若木鸡,甚至到后来有些兴灾乐祸了,或者希望这个时候奶奶早点出现,不然好像妹妹快要被扔进粪坑里了那么可怕的。

    然后妹妹呢,她把妈妈对她的暴力又转移到小老鼠身上了,把那些小老鼠撕破肚子掏出肠子,整个场面非常血腥,我渐渐开始变得越来越胆小,越发恐惧黑暗,常常在黑夜里,看着屋里一些黑暗的物件,想象它们是恐怖的诸如死尸之类的,我恐惧黑暗,在非常闷热的夏天也常常要蒙着被子睡觉,然后感觉还是很害怕,仿佛有什么东西要来把我捉走一般,这种近乎神经质的恐惧感,影响着我的睡眠,常常发现同床睡的其他姐妹都已经进入睡眠,我却迟迟难以入眠……

    妹妹长大后特别害怕活的老鼠,而我是害怕蟑螂,我想这就是因果关系吧,她小时候残害太多老鼠,而我灭掉过很多蟑螂,有一次梦见自己被一只超大型的蟑螂追赶着,然后无处可躲,害怕得吓醒过来了。这样爱做梦的我,读书后渐渐开发出高智商来了,甚至对于文字的天赋也表现出来了。

    我胆小懦弱自卑的性格

    然而我的胆小懦弱自卑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被同学与老师都嘲笑过,也被吼过,我只有郁闷的心情,却无法用任何言语去表达我的愤怒与需求感,似乎我的情感麻木了,有一种与人亲密的隔离感,就是不爱表达任何语言,沉默着控制着一切,但却无能为力地妒忌别人的为所欲为,敢做敢说。

    我在多年以后重新面对自己的懦弱自卑,这种懦弱只是对于亲密关系的恐惧带来的,自卑感也是因为自己从小被妈妈吼所滋生的。我知道世上一切东西都不是绝对的好坏,既然一切都发生了,我也改变不了它了,我们无法再让自己回去童年,可能也无法让父母真正地理解我们,更别奢望去追求完美的父母,他们改变不了的,然后我们为何会在长大以后还是心里有怨恨呢?如何去与父母和解呢?为什么要去和解与放下呢?

    我想先抛出一个观点,在《家的崛起》一书当中,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影响,孩子如果疏远不认同父母,甚至远离父母,他们也会变得不再爱惜自己了。

    看到书中作者这个观点的时候,我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且深深认同这句话。

    继续学习成长后总结的经验

    于是我继续学习成长,并且分享我所知道的知识,关于抑郁症患者怨恨原生家庭的原因,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

    抑郁症患者会不断严苛批评自己,他们内化了严厉的父母批评他们的样子,内在有对严厉的父母在时刻盯着他们不完美之处,造成他们产生羞耻感,羞耻感带来低价值感,并且批判不认可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渐渐地散失一切生存兴趣与动力,这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童年未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的人,他们思维极端,缺少弹性,心理弹性也是情绪复原力,有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把事情分为:应该,是或者不应该,否。非常地极端化。

    他们犯了一个小错误,就容易将错误与人生的失败强化与普遍化起来了。关注事情的角度容易倾向负面,惩罚与指责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是长期的高压家庭环境,导致这种人格有限的处理情绪的能力。

    当生存环境与父母的养育方式,让孩子极度无法保持自我平衡或者形成安全感时,孩子的心理应对系统就会出现问题,焦虑,抑郁,强迫,躁郁等情况,都属于孩子对这种生长环境的反应。

    觉察到我们内在父母的严苛与追求完美的无意义,于是我们学会了自我觉察与疗愈,我们明白了自己为何总是害怕做事情不够完美会遭遇别人的嫌弃,原来是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过分追求完美让我们活得虚假无力。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既然觉察到了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来源于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到我们自己与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那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对于我们重建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起着建设性的精神健康的作用,于是我们明白了与内在的父母和解更重要,这种重要性超越了去怨恨父母伤害自己的,所以我们开始懂得了接纳不完美的父母,明白了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他们从他们的父母那里习得的,无论生命的方式如何轮回,所谓轮回的苦,听说童年所经历的创伤,长大后还要再经历一次,那么让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力量在告诉我们,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请别说我不行

    请别说我不行,我做不到,多问问自己:我如何才能做到?

    我常常羡慕健康人的亲密关系,无论是与父母的或者与爱人朋友的,后来我才发现了自己所在乎的正是自己所缺失的,然后呢?如果真的无法和解,我也告诉自己,那么就试着与自己先和解吧,比如先学会好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懂得好好欣赏自己,看见自己的情绪与需求,看见自己的优点,活出真正的自己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疗愈,而在这之前我们要相信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将成长的所有责任收回来,不去交给原生家庭,不去怨恨谁,因为活着啊,谁都不容易,特别是父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当父母这个角色了,或者家庭真的如社会学家说的,是反人性的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压抑与抱怨和人性的挣扎,所以我渐渐学会去感恩父母给我完整的家庭和珍贵的生命。

    首发郁金香阳光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原生家庭的暴力影响和解是摆脱抑郁之上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uv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