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里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概念,重言式
重言式就是永远是正确的话。通常是指那些废话,比如
西湖里要么有鱼,要么没鱼
所有的单身汉都没结婚(单身汉的定义就是没结婚的人)
三角形有3条边
再让我们看一下能说服我们的一些行动依据,比如“树挪死,人挪活"。 我经常想,这些名言警句真的有用吗?
你不确定该不该做一件事情,这时候你想起了很多朋友都不同意马云做电子商务,所以你暗暗下决心:人要相信自己。但是你又想到一句老话 "听人劝,吃饱饭",想到上次就是没有听别人劝,导致有个股票没有高位抛出。
那问题来了,在“该不该听别人的劝告”这件事上,到底是像马云一样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听人劝吃饱饭。
当然,我们可以说“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不同的警句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当前的条件是不是适用呢?
由于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做一件事之前,我认为是无法判断对错的,对错是在结果出来之后的。而且即使这一次你按照“听人劝”的方法做错了,那你能确定下次坚持自己的意见就一定对么?由此可知,一些名言警句、名人轶事根本不具备普适性。
所以,这些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算不算是重言式一样的废话——不去“行”,只从“知”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也就是无用的废话了。
具体到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名言,可以解释成“柏拉图化”,我们需要一个行动的理由和依据而已。然而“为什么需要这些名言”本身也许就是一种柏拉图化
绝大多数“知”,是不是仅仅是重言式
网友评论